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2,(11):50-51
无完人,金无足赤。宽容是起码的待人之道,但对于一个政治家、改革家来说,任何一点道德瑕疵,几乎都可能会成为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 张居正是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他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2.
郦波 《法制博览》2010,(11):21-21
一是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王安石慨然应允。席间,朋友们高谈阔论,王安石却只顾埋头吃饭,酒足饭饱回家,只当是平常一餐。第二天,朋友送了很多獐脯肉到王家来。夫人王氏很是奇怪,不知所为何来。朋友笑着说,“不知王大人喜欢吃獐脯肉,早说就多送点来了!”  相似文献   
13.
1 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1896~1925);奥林匹克会徽、会旗设计者;教育改革家;历史学家。由于对恢复和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不朽贡献,他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相似文献   
14.
难忘东乡     
东乡地处赣闽交界,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十一世纪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明代开科状元吴伯宗,清代爱国文人吴嵩梁,当代画家吴兴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等许多英才,以及被毛泽东誉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的舒同。吾辈60后在高中、大学阶段的文史课中都读到过王安石、舒同等。此次慕名来到东乡,谒拜这两位历史大家,甚感荣幸!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6日,省顾委联谊会组织原省顾委老同志在珠海度假村学习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精神,会议快结束时,我向任老征求去哪里参观学习时,任老很谦诚地说:“这几年华东长江三角洲一带发展很快,我们应该去那里看看,能否给一线同志提供些什么参考。”到了9月,我们经省委批准与江苏、上海、浙江联系并打算出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本人的改革家素质和政治智慧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主观原因:他具备高超的政治技巧和大局意识,善于引领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能正确处理和把握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兴濂 《各界》2010,(3):45-48
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他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管仲是出生于安徽颍上,而在齐国政坛大展身手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戊戍变法的主要发动者之一的梁启超,对管仲评价很高,说他是“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他的功绩与贡献,集中体现在“实能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生面”。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管仲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变时期的改革、进步路线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刘志琴 《人事天地》2007,(10):11-11
明朝改革家张居正,出生于湖北荆州一个平民家庭,祖父是低层卒役。  相似文献   
20.
北宋的王安石和明朝的张居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两个著名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目的都是为补救当时千疮百孔的朝政,改革的道路同样多难坎坷,最后又都归于失败。但有一点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被罢官后,仍得到朝野尊敬,即使同他的政敌,也有相当的友谊。而张居正则相反,死后两年,就被“追夺官秩,查抄家产,甚至要‘斫棺戮尸’”。二人结局因何如此不同?那就是王安石大权在握时自律甚严,一生廉洁;而张居正却与之正好相反,他在反人家腐败的同时,自己却起劲搞特权、捞好处,为政不廉。北宋王朝传至神宗赵顼,已历108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