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75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453篇
各国政治   891篇
工人农民   568篇
世界政治   29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98篇
法律   8644篇
中国共产党   24384篇
中国政治   24118篇
政治理论   10516篇
综合类   13832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833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1098篇
  2020年   1355篇
  2019年   1125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1070篇
  2016年   1471篇
  2015年   2871篇
  2014年   6810篇
  2013年   6041篇
  2012年   6874篇
  2011年   6655篇
  2010年   6943篇
  2009年   7120篇
  2008年   7870篇
  2007年   5302篇
  2006年   4734篇
  2005年   3796篇
  2004年   3469篇
  2003年   3222篇
  2002年   2768篇
  2001年   2372篇
  2000年   2708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论现代法治建设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治建设需要民主化的基础 ,需要一种谨慎而能够进行自我约束的立法权 ,需要一种以分权与平衡为基本特征的政治制度结构 ,需要一种普遍的法治意识以及对法律的尊重。为此 ,需要重建法律与政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2.
张杰 《理论学刊》2006,2(4):23-26
社会的发展变化终究要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现出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转变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分化与社会结构重构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状况事关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质的飞跃,完成了执政思维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993.
韦伯的忧虑     
高超群 《南风窗》2007,(5):85-85
“在民族统一完成以后德国充斥着‘政治厌倦症’,新生代德国市民阶级尤其钟情于一种德国特有的‘非历史’与‘非政治’的精神。”或许他们以为不劳自己费心,经济成就可以自然地克服这一切(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魔影和德皇的家长式专制)。  相似文献   
994.
赵灵敏 《南风窗》2007,(24):38-40
中日之间的矛盾关系到两国的基本定位与国策之走向,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某一领导人的更替而有所改变。尤其是在两大保守党垄断的日本政坛,要福田康夫这样一位内政型或者是过渡期首相发表有太多内涵的"新福田主义",恐怕不太现实。  相似文献   
995.
王伟 《中国检察官》2007,(12):17-19
中部地区开发区职务犯罪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治理措施包括: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堵漏建制,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惩治与预防并重,打击与监督并举等。  相似文献   
996.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党内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形态,也是一种基本的政治生活,是科学的制度和健康的政治生活的有机统一。因而,它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党内民主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997.
当前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与构建开放政治体系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叶,对中国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自上一世纪80年代以来,因社会转型而累积起来的各种矛盾也许会在这一时期以更加严峻和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消解或缓和这些矛盾,避免社会再次出现20世纪时期那些大的历史性动荡,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尤其是共产党人所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问题.愚以为逐步开放政治系统,以此拓展共产党执政的社会政治资源,将会是消解和缓和当前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8.
新时期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快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999.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since September 11,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been highly focused on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terror- ist threat. In order to strike the international terrorist force, with al Qaeda as its core,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  相似文献   
1000.
一、辩护权行使中的问题(一)关于律师会见权1、“安排会见”导致律师会见难。《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侦查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除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外,不需批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制订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侦查机关应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不仅“不需批准”与“安排会见”存在矛盾,“安排会见”在实际工作中又成为律师会见的条件。既然是安排会见,那么安排就是律师会见的前提。如果侦查机关不予“安排”或不及时“安排”,就会影响律师会见,虽然侦查机关很少明确表示不安排,但以“办案人不在”,“领导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