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党的建设》2010,(7):51-51
阿基米德(约前287年—前212年),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公元前287年诞生于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突破城防,打进了叙拉古城。年已75岁的阿基米德仍在实验室里潜心地研究数学,证明他的几何题。罗马士兵声嘶力竭的吆喝声惊动了他。"喂,你们踩坏了我的图,赶快走开!"阿基米德发怒地说。罗  相似文献   
22.
<正>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数学家陈景润出名的过程,他们都说是因为徐迟1977年底发表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确,这篇报告文学让陈景润成为举国关注的公众人物。但此前4年,陈景润就引起了中共高层不寻常的关注。  相似文献   
23.
蒋光宇在2005年2月10日的《今晚报》上撰文介绍,这个故事发生在著名数学家高斯上大二时。一天,高斯吃过晚饭,开始埋头做导师每天单独给自己布置的数学题。通常他只要2小时就能完成每天的全部作业,不料这次却遇到了麻烦。他做完了前两道题之后,发现第三道题单独写在一张纸上,他像做前两道题一样专心致志,只是越往下做越感到吃力,简直一筹莫展了。  相似文献   
24.
华俊东 《各界》2011,(4):19-21
2010年11月12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初冬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崇文门附近的一幢家属楼,敲开了华罗庚的长子、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华俊东先生的家门,听他讲述了父亲辉煌而又曲折的一生。  相似文献   
25.
梦白 《世纪风采》2009,(6):28-31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1930年4月15日生于浙江兰溪。早在上世纪50年代,王元就年少成名,25岁已成为我国数学界的著名人物。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即他证明的2+3为陈景润最终证明1+2起到了重要铺垫作用,他让中国人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第一次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此外,他还与恩师华罗庚一同创造了“华王方法”,并被国际数学界沿用至今。与其他科学家比起来,王元造诣极深的背后,还有着不少与众不同的故事。  相似文献   
26.
在数学的殿堂里遨游数十载,我深有体会;数学不仅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先进文化。从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的公式、定理及证明中淡化出来,数学的灵魂——数学的思想和精神对我为人处事的熏陶,令我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7.
《新东方》2006,(1):32-32
公元前三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得被人们誉为"能够推动地球的人",这种称呼源自他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有一次,国王亥厄洛替埃及王造的一只船体积庞大又相当沉重,不能推到水里去,搁浅在海岸上很多天。阿基米得说:"我来替你推这只船吧。"于是他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装好后把绳子的末端交给亥厄洛王手中。国王将信将疑地拉动绳子,结果,船开始移动,慢慢地下到水里。他目睹这一奇迹,十分佩服,向他的臣民发布了一个公告:"从此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听一听阿基米得怎么说。"在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下,一…  相似文献   
28.
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美国华裔数学家曹怀东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彻底证明了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消息传出,面对诸多媒体的采访,朱熹平本人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在他看来,任何科学成就都是前人一步步累积的结果,自己和同伴只不过是幸运地提前走完了最后一步,完成了“临门一脚”。  相似文献   
29.
《党的建设》2012,(1):51-51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又被称为“圆周率之父”。祖冲之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为避战乱.他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公元429年,祖冲之出生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他从小就接触数学和天文知识,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著作。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博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0.
前不久,女数学家妮克·斯文森和物理学家皮尔斯·巴内斯博士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数学奖,他们的研究课题是,在拍摄集体照时,摄影师最少要按几次快门,才能确保照片里没有一个人的眼睛是闭着的。斯文森得出的结论是:人眨眼的频率是每分钟1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