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田义勇 《金陵法律评论》2007,(2):117-121,127
历史与逻辑统一,出自哲学领域,有其错误与弊端.该命题出于预定式思维方式,实违背辩证法精神.历史与逻辑统一,与历史、文学史研究的特性不合,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伪命题.应放弃此类理论幻想,追求文学研究的多样与灵活.  相似文献   
102.
谭家健 《民主》2005,(8):28-29
2004年,褚斌杰教授从教五十年。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北京大学,济济一堂,共同庆贺。作为受业已经49年的老学生,更是百感交集,往事近况,一齐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03.
谢泳 《南风窗》2007,(21):96-96
徐百柯最近出了一本书:《民国那些人》。虽然不是专业的研究,但他对民国历史的把握和理解,却与当下专业史学界对民国历史的判断基本相同,不过因为他是为报纸写专栏,文章本身更有可读性,更好看,更有趣味。  相似文献   
104.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就其范式而言,大致有三种类型。早期由林传甲、黄摩西、谢无量等所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相互之间虽然差异甚多,但相同点是明显的,都将学术史视为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20年代以降,中国文学研究加快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其显著特点是,以诗、文、小说、戏曲作为文学所特有的样式,文学史不仅以这四种文体作为主要叙述对象,而且在叙述中贯彻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思路,即格外突出《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进入90年代后,第三种范型开始出现,一批学者不约而同地追求中西会通的境界,即一方面合理地引入某些西方概念,以激活中国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又充分注意中国文学中某些特殊的现象、范畴,力求给予同情之了解。文学编年史就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兴盛起来的。陈平原、陈文新、刘勇强、赵伯陶等学者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在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方面积累了若干心得。这组笔谈表达了他们对部分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正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女革命者。她说:"我不幸,也可说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漩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延安时期的丁玲,经历的正是从云霄沉入海底的过程。起因之一就在于她以女性的生命体验,洞察到以男性为主体的革命阵营内部,既有着两性间在阶级、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还存在着男性以革命的名义对女性的歧视。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大胆而犀利地揭示出被革命外衣遮蔽的性别歧视问题,从而挑战了革命群体内依然固有的父权-夫权制性别秩序。这无疑威胁到男性的权威和革命阵营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7.
张羽 《台湾研究集刊》2007,2(3):80-88,98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有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半个世纪以来,诸种台湾文学史或书写,或缩写,或不写张爱玲,都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作为"文学/文化"的"张爱玲符号",已经成为一种亟待思考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对张爱玲文本在东亚的后殖民和冷战秩序构筑当中被台湾接受的一些脉络,以及在台湾本土意识高扬的背景下台湾新文学史要怎样处理张爱玲的考察,阐述文学制度介入到国族想象后,对作家阐释也出现了较大的位移。而且,也要阐释台湾"独派"人士在处理文化上的身份认同和政治上的身份认同之间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8.
姚晓柏 《湖湘论坛》2004,17(5):68-69
徐陵是南朝梁陈时代一位负有盛名的文学家。他博涉史籍 ,纵横口辩 ,精骈文 ,工诗赋 ,其文学创作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于后世 ,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所编纂的《玉台新咏》 ,绝大多数诗作不仅内容健康 ,而且集中反映了当时各个层面妇女的生活和感情上的悲怨 ,其积极意义不可抹杀。  一、徐陵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徐陵在梁代 ,官至通直散骑侍郎。入陈 ,官至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他为人刚直不阿 ,“气局深远 ,清简寡欲”[1 ] 。据《陈书·徐陵传》 ,天康元年 ,徐陵迁吏部尚书 ,领大著作 ,时有冒进求官不已者。为此 ,徐陵上书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9.
胡遂  欧阳慧娟 《求索》2007,(5):165-167
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第十一章“唐初的白话诗”中曾将诗僧王梵志、寒山与田园诗人王绩并列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自此以后,寒山诗歌开始为现代学术界乃至西方世界所重视。我们认为,寒山诗歌其所以能够对古今中外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并非因为其中具有许多优秀的具有文学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0.
唐皞 《唯实》2005,(4):61-62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在当时中国文坛和思想界, 可谓领风气之先,由此而引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变革, 并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胡适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诗歌的见解方面。作为一个诗人,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