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主要大国,一方面不谋求主导地位,始终为发展中国家最贫穷的国家说话,永远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寻求共同点,保证国际体系平稳转型,实现人类达到和谐世界彼岸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2.
十年反恐,促成了美国全球唯一优势霸主地位的动摇和颓势,与美国相对衰落互为因果的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新兴国家加速兴起。过去十年里,美国以6000多条生命、26000亿美元的沉重代价进行全球反恐,结果外部恐怖尚未平息  相似文献   
33.
赵曜 《红旗文稿》2012,(1):14-16
20年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致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雅尔塔体系彻底崩溃,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  相似文献   
34.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6):98-98
如果中国以新的常识治国,发展出一套均富模式,不但其他新兴国家乐于效法,对西方社会也会有启发,这才是中国对世界做贡献。近年来,我乐于看到中国的崛起,但更关心未来中国的何去何从以及中国政府如何回报它的人民。因此我对中共新领导人的上台就任,也就充满了期待。我期待中国的官学商精英能在未来的20年里,为中国做一番改头换面的大改革,不但造福人民,也能  相似文献   
35.
杨鸿玺 《学习月刊》2012,(13):45-46
近期.美国看似因10年反恐战争的折腾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深陷困境.国民信心遭受打击.但这些轨迹和处境都是相对和暂时的。从美国内外许多人士的分析看.支撑美国强大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并没有消失。同时.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发展势头强劲.美国感到了焦急和不安.表现出过强的忧患意识和自我激励。这些态势相对减弱了美国的影响力.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必然衰落。对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以免引起长远的战略性误判。  相似文献   
36.
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人口大国和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国家,也是拥有千年友好交往史和短暂边境冲突、且同步崛起的邻国,中印双边关系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与之不对称的是,中印相互的认知存在严重错位、失衡和偏差。本文旨在梳理印度社会各界中国观的基本情况,并探究认知偏差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7.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崛起对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新兴国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合作机制雏形和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但新兴国家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仍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国际格局尚未改变,受制于现有大国;新兴国家间差异大,磋商机制效力不足;各国经济存在短板,制约着其治理作用的发挥。作为新兴国家群体的一员,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应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以全球经济治理为主攻方向,注重新兴国家内部合作,并与西方传统大国积极协调,构建合理、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8.
张康之  张桐 《前线》2014,(7):50-53
<正>当人们放眼世界的时候,往往很自然地接受了一系列给定的概念,即用"先进""落后""发达""不发达""发展中""欠发达""新兴国家"等概念去表达对不同国家的直观认识,用这些概念去在国际社会中为不同的国家进行定位。其实,用这些概念编织起来的那幅世界图景掩盖了国家间关系的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事实。这些概念是来自于一些率先发展起来的和掌握了话语权的国家的,也被它们所充分地加以利用了,即利用这些概念建构起了某种意识形态,形成了某些理论,去为其各种各样的非正义行为辩护,甚至让人们把国家间的剥削、掠夺以及  相似文献   
39.
《党政论坛》2008,(4):44-44
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欧美引发一场金融动荡,正在震撼着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40.
《国际先驱导报》刊登记者专稿,对金融危机是否改变了世界格局作了分析。现摘登如下。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我以为美国一票否决的局面总要改变一下,现在看来,似乎不会,它的投票权仍高于15%。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笑言,看来撼动美国的地位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