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访问时,曾谈道:“《撕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结语     
今天会上看到有科学家谈文化,人文学者谈科学,这正是龚育之先生生前倡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作为以“民主与科学”命名的刊物,纪念“五四”,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的特殊意义是在于先驱们鲜明地呼唤“民主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刘继兴 《传承》2009,(9):11-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那一场场硝烟弥漫的论争,充满了激情、狡黠、机巧、趣味与智慧,点亮了新文化运动启蒙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中国知识界就开始纪念"五四"。此后,"五四"的纪念几乎年年进行,不曾间断。近百年来,中国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从发生的第二年就开始纪念;也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得到不同党派、不同政治力量以及官方与民间的共同纪念,并且持久而不衰。  相似文献   
15.
谁也不知道飞机要飞向哪里,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当年在新文化运动中与胡适齐名的北大教授、日伪期间的华北督学、汉奸文人周作人。  相似文献   
16.
70年前,在五四运动爆发20周年之际,中共开始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以示纪念。70年来,中共组织的纪念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号召动员型。主要在中共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或"五四"逢五年、十年纪念时,采取群众集会形  相似文献   
17.
方宁 《党史博采》2011,(5):19-2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千年帝制在瞬间轰然崩塌。辛亥革命的爆发为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辟了重要道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虽然没有亲身参与推翻满清的直接军事丰争,但也积极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做出了自身5虫特的贡献。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进行深刻的思索和反思,决心从思想文化的启蒙入手,掀起新文化运动的征飙。开始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之路.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阵地,培养了一大批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热血青年。  相似文献   
19.
《北京党史》2010,(3):1-1
<正>恰逢又一个五四纪念日,不禁让人想到当年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想到了各种新思潮在中华大地涌动的热烈景象。历史永远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群也总是最庞大的。即便如此,却不是人人都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0.
姚宏越 《传承》2009,(3):32-33
胡适一生乐善好施,宽容大度,待人开诚布公,开风气不畏俗念,上至家国元首,下至街头小贩,他们无一不被胡适的交际魅力所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