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268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年来,信仰伊斯兰教的罗兴伽人纷纷乘船离开缅甸,成为新时代的"船民"。他们之所以"投奔怒海"远离自己生活的地方,一方面来自于他们与同样居住在缅甸若开帮的信仰佛教的若开族人之间的历史旧怨的矛盾;另一方面来自于缅甸政府没有给予他们公民权。2011年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建设一个包容性的政府成为新政府改革的目标。罗兴伽人问题的最终有效解决,成为缅甸新政府面对的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42.
刘雅莉 《人民论坛》2014,(8):153-155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城乡空间关系理论丰富而系统,且具有科学的前瞻性,在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认识,文章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城乡空间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3.
非洲是多族群聚集的大陆,也是族群冲突频发的大陆.非洲族群冲突的原因错综复杂,加上在某些情况下族群冲突管理的方式失当,进一步加深了族群之间的矛盾.因此,深入分析冷战后尤其是21世纪非洲族群冲突的最新进展及其管理方式对区域和平乃至世界和平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学理论》2013,(32)
任何事物都是精神与物质的同一[统一],都是物质与精神两者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着的整个世界[宇宙],构成了事物的变化性,从而展现出了事物在变化中具有的最基本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走向规律。  相似文献   
45.
侯茜 《学理论》2014,(20):150-151
后殖民主义是出现在殖民主义之后的西方学术领域的又一理论话题。如果说殖民主义是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手段来奴役弱小国家和民族,那么后殖民主义的侵略方式变得更加的隐晦和高级,后殖民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对被殖民国家对语言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解构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形成的一次思潮,其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后殖民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汤韵旋 《人民论坛》2011,(8):200-201
客家文化与台湾土著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两种相异的文化在撞击过程中,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同时又会相互影响、相互变异。客番之间的互动经过一个较长的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而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在其变异过程中,必然会对其族群心理、甚至族群性格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哈萨克族的孩子是在摇床中长大的,哈萨克族的摇床沿用千年,并与他们传统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本文对哈萨克族摇床以人类学的解读,不仅研究哈萨克族摇床的形制、功能、工艺、装饰等"外显"元素,更挖掘其丰富的文化意涵:哈萨克族的摇床科学而美观,既是生活用品又是饱含温暖的手工艺品,是哈萨克族教育下一代,向他们传播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还是关于哈萨克族家庭和亲属关系的历史记忆,更是族群记忆和自我延伸的象征。  相似文献   
48.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载体,模塑着人们的观念、信仰和心理世界。不同的族群文化传统折射出各族群的“族群心理”。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少数族群因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发展的相对滞后,容易产生文化隔阂和对本族文化的自我维护与适应。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和心理,是导致少数族群及其社区贫困的根源之一。正确处理族群间的关系,促进不同族群文化间的交流和相互适应,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少数族群及其社区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在传承和开发名义下造成的文化破坏,这两个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乎成为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的矛盾体。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实际上不可能单纯以“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的标准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假如不承认那些从农耕和游牧时代流传下来的乡土文化传统可以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继续转换生成,不承认通过空间转换和发展了的各种文化传统可以为当代文化生态的良性化建设做出贡献,那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中所提出的使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就成为空谈,所要促进的文化多样性就只好被解释为博物馆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就只能是对民间文化传统的临终关怀和挽歌。  相似文献   
50.
李淑霞 《青年论坛》2007,(5):133-135
在王安忆的小说中,人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体与社会整体的矛盾与对立.这种个人主体与社会整体的矛盾与对立,首先表现于个人欲求与文明秩序的矛盾与对立,其次表现于个人理想与时代现实的矛盾与对立.王安忆对人的现实困境的揭示和批判不是紧张激烈的,而是平和温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