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52篇
工人农民   44篇
世界政治   4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64篇
法律   911篇
中国共产党   1735篇
中国政治   1904篇
政治理论   463篇
综合类   5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日本前特许厅长官荒井寿光,近日撰文提出“应为‘知识产权立国’制定综合战略”,对日本专利的现状和问题有颇为深刻的阐述,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3.
王芳 《南风窗》2007,(7):35-36
从冈本、森崎和陈先生的身上,笔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更深的还有这种交流深入之后,对中日两地人们生活的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24.
在即将进入 2 1世纪的 2 0 0 0年 1 1月 ,日本共产党召开了第 2 2次代表大会。以此次大会为标志 ,这个拥有 80年历史的政党正在力图实现自身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 ,对党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 ;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被“共同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成为实现“共同社会”的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从党章中消失 ;进一步明确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等。日本共产党决意开始这种世纪性大转变 ,既有其自身组织能力严重退化的原因 ,又有日本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以及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1-52
日本政府2004年12月10日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2005至2009财政年度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26.
中日民众彼此的“厌恶情绪”已上升为困扰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双方都指责对方的教育主要是历史教育出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日两国的历史教育包括学校传授、亲友讲述和社会传播等主要途径加以比较,探讨究竟是谁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7.
裴军 《人权》2003,(4):54-55
日本国会通过“有事法制” 借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核危机的“东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众参两院先后以绝对多数的高支持率通过了讨论长达26年之久的“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至此,日本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有事法制”,此举标志着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28.
探讨中日东海划界争端中的法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应充分考虑法理基础,日本以“中间线”方法作为海洋划界基本原则,实际上是一个无法可依、无据可查、无效可言的“三无”主张,冲绳海槽实为东海大陆架和琉球群岛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钓鱼岛诸岛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中日东海划界争端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应从具体问题做起。  相似文献   
29.
郑作时 《南风窗》2007,(16):70-71
以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以宝钢这样一个国字号的代表型企业,投资数十亿美元于海外,不禁使人想起了日本,在日本经济发展高潮期,大量投资于美国的各种传统型企业和房地产,结果如何是众人皆知的。而中国,现在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都远未达到日本当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
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日本经济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转机,并逐渐从萧条中走出。推动经济复苏的动力逐渐从财政投资、外需主导转向以企业设备投资和居民消费为主体的民需主导。展望2007年日本经济,促进经济复苏的有利因素将大于阻碍经济复苏的不利因素,景气的总趋势不会改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估计仍将在民需主导的轨道上持续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