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3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香港大学著名教授、同学大师饶宗颐,被海内外文化界人士视为与季羡林齐名,有“北季南饶”之称。1984年春节,饶老应约给香港一家中文刊物写了副春联:“岁月随人好,山河照眼明”,不仅寓意很好,字也写得好。洒金纸的春联随刊物寄送读者,人见人爱,争相传诵。  相似文献   
22.
胡艺 《人大论坛》2012,(3):42-42
“大家伙儿还正过年呢,城管人员就来撕春联了。你看看这弄得乱七八糟的,你要撕就撕干净么,现在这样子更难看!”市民南便英指着沿街一排房子门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城管执法人员从2月2日(正月十一)开始的清理春联行动,在市民中引起争议。渭南市创卫办主任柴树明表示,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相似文献   
23.
“四化途中骏马奔,小康路上春风动”……一幅幅催人向上、喜气洋洋的春联在书法家手中挥毫写出。这是重庆大渡口区茄子溪安监办在春运期间,于2013年2月3日,由公安交警、城建办、文化站组织开展的主题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营造平安回家过年”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相似文献   
24.
曹琪 《今日上海》2013,(2):46-46
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洒落往地,空气中似有墨香淡淡飘过,化解了冬口的凛冽,让人如沐春风……当记者甫一走进位于徐汇区罗秀路上的兴荣苑小区,一阵节奏明快的锣鼓声适时响起,犹如春雷瞬间划破小区内弥漫着的静谧。走过蜿蜒小径,人们跟随鼓声渐渐聚集到了一栋四层高的小楼前。这里就是凌去社区阳光心园,  相似文献   
25.
悦闻 《政府法制》2011,(29):45-45
纪晓岚是清代的学者、文学家。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内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稍加思索,就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  相似文献   
26.
山乡年味浓     
过年,正规的称呼应该叫过春节,但民间还是叫过年,叫得亲切。有一句俗话:"高兴得像过年似的。"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一件高兴的事,一件热闹的事,一件喜庆的事,一件团圆的事。春节,每年都过。但每年的春节,却都是那样地令人期待,令人盼望。孩子如此,大人也是如此;在家的人如此,在外的人更是如此。春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成为溶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浓浓的情结。  相似文献   
27.
三个听话版     
老刘 《法制博览》2011,(7):26-27
小时候我们乡下过的都是革命化的春节,乡亲们给春节确定的主题一点也不比春晚小,挨家挨户门楣上贴的春联都突出了政治,我记得乡亲们贴得最多的春联是,上联:听毛主席的话;下联:跟共产党走,横批:不会错;也有这么贴的,上联:听共产党的话,下联:跟毛主席走,横批:错不了。看起来反了,其实都是正的。在乡亲们心里,共产党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就是共产党,毛主席与共产党都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28.
新春联     
张嵩 《共产党人》2010,(2):52-52
虎换旧岁月 人迎新乾坤 三农政策好 万众福祉长 春晖映幸福 清风送和谐 国运光华夏 民气满神州 祥光映小院 瑞雪兆丰年 柳萌春意动 梅开花香来 五谷香四季 九州乐万家 青山迎春雨 绿水润诗情 盛世春方好 开元花正红 五福降农舍 三春闹新村  相似文献   
29.
春节要过得红火、喜庆,离不开春联春联,是故乡庄户人关于过年十分重要,甚或最为重要的一个符号、一个道具。没有这个符号、这个道具,这年似乎就不是年。一如粉条子准备好了,没有腊肉一样。小时候进入腊月,故乡的集市上就出现了支个案子写春联、卖春联的戴着石头眼镜的文化人。说是文化人,其实多半只是个“泥腿子”,间或也有一些真文化人,比如吃公家饭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写就的春联,用词讲究贴近百姓心思,书写美气,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30.
董国宾 《党课》2020,(1):98-99
父亲没文化,但我家的春联都是由父亲拟,拟好了再找人写。很多人都很好奇:“你父亲不识字,怎会拟春联?”那年土地分到了户,从此农民不再吃大锅饭,家家户户都有了二亩地,农民有了自主权,粮食产量自然提高了。春节的时候,母亲说:“找人写副春联吧。”父亲想了想,说:“春联,我自己来拟。”全家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