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3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241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4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1篇
法律   2274篇
中国共产党   992篇
中国政治   1728篇
政治理论   729篇
综合类   137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分立的二元论的辨正。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在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有限度、均衡、可承受的发展。相较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发展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国民政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一、着力发挥民政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3.
184.
王恒 《前沿》2012,(12):66-68
个人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自然科学革命的发展的结果。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人从整体主义的集体中走出,个人真正获得了中心主体性的地位,个人意志也得到了空前的张扬。这是民法中意志的第二次嬗变。个人意志也即是个人自由意志,它在民法领域中的人格、财产、契约、婚姻、遗嘱继承等重要法律制度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5.
柯岚 《北方法学》2013,(6):91-97
斯多亚哲学是西方自然法理论的开端,基于其对世界精致的泛神论解释,斯多亚哲学提出了普世主义的平等观,人人皆有神性,在起源上皆为平等。斯多亚哲学的普世主义经由自然法的媒介改造了罗马法,为罗马法产生平等法权观念提供了哲学前提。  相似文献   
186.
《党课》2013,(3):8-9
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制止奢侈浪费。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  相似文献   
187.
作为民意吸纳机制的首要环节,民意搜集机制是解决公共政策民意吸纳价值与事实弊端矛盾的关键。现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对我国全能主义时代民意搜集机制的研究,文章根据发动主体和搜集路径等维度,把民意搜集方式分成了正向收集和逆向搜集两种,由此根据二者出现频率的高低建构了民意搜集机制的四种类型。通过考察这两种民意搜集方式在全能主义时代的各自典型代表——信访工作与基层调研发现,总体而言,民意的正向搜集方式出现频率往往较低,其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而民意的逆向搜集方式,则获得了执政者的大力提倡,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贯彻和应用,这使得全能主义时代的民意搜集机制表现出了明显的“精英体察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8.
凯恩斯主义往往是在危机时期被人“请出”。凯恩斯主义的标签所以贴到社会民主主义的门牌上,在于它为后者提供了一整套的经济社会主张。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似乎为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危机的深化特别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又将凯恩斯主义置于“被告”地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回不来,是由于受到西方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党人的发展模式固有弊端的局限,尤其是西方保守势力的强力抵制。在可预见的未来,凯恩斯主义难以在西方获得复兴。  相似文献   
189.
正尽管加入公务员队伍、当上领导的选择仍受到官本位体制惯性的塑造,并因制度不完善溢出的灰色福利而得以放大,但如今,随着体制内监督的不断发展,公共权威公信力滑坡等原因,这种选择的持续吸引力在被稀释。公务员队伍将同样面临如何吸引、留住人才的任务。因此,干部制度改革不仅要加强对干部的约束,也要增强和稳定干部的预期。而激励方法上,不少研究者只单方面强调要提高公务员工资,这未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90.
蒋军洲 《北方法学》2013,7(5):67-76
中世纪以来的法学家在构建合同理论时一方面进行着体系化的尝试,另一方面继承了具有罗马法传统的要物合同制度。但在提炼合同一般理论的进程中,要物合同制度逐渐脱离了其原来的生存土壤。尽管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具有鲜明个性的要物合同与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合同一般理论仍有明显冲突。要物合同的成立区别于合意主义的一般原理甚至难见容于其体系成为要物合同之困。为化解此危机,追溯其产生渊源及流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