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李燕  孙颖 《电子政务》2012,(7):51-56
首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网民正义感的表达存在理智性与非理智性并存的特点,因此,研究群体极化现象不仅与培育网民社会正义感息息相关,也可为进行相关调控、避免群体极化负效应提供有益指导。研究表明,网络群体极化容易产生网民正义感的缺失,并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生成机制和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网民社会正义感的培育两个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从竞选到执政,反移民一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核心议题之一,为此他坚决主张在美墨边境修筑一道墙以阻挡非法移民并遏制毒品走私。由于共和与民主两党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已经高度极化,双方无法就修筑边境墙拨款达成任何协议,于是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联邦政府停摆。两党围绕边境墙的激烈政治斗争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的身份认同之争。边境墙的反对者赞同美国社会的人口组成和价值观多元化,而支持者则对多元化充满了恐惧。边境墙原本用来隔离美国和墨西哥,但它实际上却分裂了美国自身。  相似文献   
13.
余振  王净宇 《当代亚太》2023,(2):68-93+157-158
公众政治极化作为当前美国政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不仅降低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延续性,也给世界经济与政治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围绕社交媒体是否加剧美国公众政治极化的争议,文章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提出了社交媒体通过公众身份认同的内群体偏好效应和外群体偏见效应加剧美国公众政治极化的研究假设,并利用ANES特别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主要有四点发现:一是社交媒体显著加剧了美国公众政治极化;二是内群体偏好效应在社交媒体影响美国公众政治极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中介机制作用;三是社交媒体对美国主流群体政治极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且更高的受教育水平不能帮助公众有效脱离社交媒体的影响;四是公众政治极化提升了美国公众的对华消极感知,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外溢影响。研究回应了学界有关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政治极化的争议,弥补了既有文献对中介机制挖掘的不足,对于理解当前美国对华整体战略转型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数据及算法技术的信息智能推送推动了信息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其初衷是优化受众阅读体验、简化其信息检索与甄别流程,然而却有可能导致信息茧房,以及用户信息接收与观念表达极端化。传统新闻业构建社会共识的努力逐渐式微,网络用户政治极化趋势愈发明显。形态各异的全球民粹主义浪潮对世界和平发展造成威胁。被政治集团利用从而影响乃至控制公众观念的智能推送,打破了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粹主义进程。从智能推送到信息茧房,再到群体极化与社会运动,算法对新媒介环境中的民粹主义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传播学角度阐释这一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互联网上频发的"网络群体极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中国传统价值观中道德至上,个人价值、权利和自由的缺失是"网络群体极化"的潜在根由,为解决"网络群体极化"问题,建设健康、有序、文明的网络文化,需要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反体制政党"概念如今广泛运用于学术文献中,但是此一概念的历史渊源与学术定位在国内学界尚鲜有讨论。从"反体制政党"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到"关联性"反体制政党与"意识形态性"反体制政党的界定,"反体制政党"概念揭示了极端反对形式对政党制度的极化作用及对民主政体合法性、稳定性与统一性的巨大挑战,成为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亟待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与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经济极化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涉及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当今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极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极化特点有较大差异.利用极化理论和收敛理论对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总结俱乐部收敛与金融极化的关联性,为广东以及我国其他地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治极化导致的僵局、失业率高企之下的经济疲弱与要求社会公平的占领运动此起彼伏构成2011年的美国。对世界来说,今年美国的政经和社会形势无疑是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2012年对于美国,显然仍将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如果说2011年美国政治的关键词是极化与僵局的话,2012年的美国由于大选迫在眉睫更加难逃党争不断的厄运。自从去年国会中期选举以共和党夺取众议院主导权、在  相似文献   
19.
何晓跃 《国际展望》2014,(1):103-120
政治极化在当今美国政治中有持续增强趋势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选举政治、国会运作和公共政策制定,同时对美国政治极化的研究亦存在颇多争议。美国的政治极化可分为政治精英和公众两个层面,两者的逻辑关联点是美国选举体制赖以存在的政治地理的区块划分,在总统大选中表现为以州为基本单位的选举人团体制,在国会选举中表现为以选区为基本单位的议席竞争体制。以此为基础,政党和公众作为双向施动者共同构建了美国政治极化的三个基础性生成机制和两个反向生成机制。虽然美国人口结构变化与限制政治献金的立法进展可能使美国政治生态在未来发生回调,但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公共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可选择性、社会运动的冲击、共和党安全选区的增加等因素使得美国政治极化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美国政治极化的持续,要求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考虑美国国内政治特点,加强与美国民间的交流,并对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回归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20.
如何科学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使之转化为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正能量",已成为一项新的时代课题。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发展新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反腐倡廉迎来技术性变革,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平台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因而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引导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网络舆情最初是一种非制度化个体行为。网民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