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288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企业按经济效益划分等级并归类。模糊集合论的应用涉及社会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文章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折。  相似文献   
852.
853.
模糊数学是一门有关描述和处理模糊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应用模糊数学原理评估模糊事物,一般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被评对象质量视为一个系统,通常建立指标体系和评语体系两个子系统。指标体系是一组反映质量结构特征的隶属函数,包含着一组指标集和相应的权重集。评语体系是一组表明质量优劣的隶属函数,包含有一组评语等级和相应的分数。两组函数经合成分析,其结果就是对被评对象总体质量的优劣程度所作出的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54.
蹇庐氏 《法制博览》2009,(20):47-47
咱们的汉语言一直是非常讲究辞格的,在文入学士看来,辞格是否丰富,直接关乎文章是否含蓄、典雅和深奥,于是,文人墨客便都绞尽脑汁要在文句上修辞立其含蓄、雅致,乃至奇崛,其中最“活色生香”的便是借代。一借一代之下,那可真是丰富多彩,而又费人思量。  相似文献   
855.
汉字姓名模糊检索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 《警察技术》2001,(5):27-28
本文作者通过实践,提出一种解决汉字姓名模糊检索的方法,并取得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56.
李伯军 《西亚非洲》2008,15(3):64-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非洲海洋渔业资源渐趋枯竭,非洲渔业开展区域性合作势在必行.1991年,西非邻大西洋水域各国达成的区域性渔业合作公约在应对上述挑战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海洋渔业管理国际合作法律制度的实施方面,正朝区域合作轨道的方向发展.由于渔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受短期经济发展压力的影响,各缔约国在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养护、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合作水平不高、公约规定模糊,以及适用普遍性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57.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采用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一起发生在乡土社区普通的民事纠纷法院审理解决过程,关注作为纸面规则的国家法律在审判解决中的种种变化,进而对法律本身的真正面目有所认识,并探讨了法律模糊性的社会学原因及其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858.
法律作为人类交往行为的规范体系,在秉有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具有模糊性和局限性。法律的模糊/局限性因多种原因导致。法律的模糊/局限性,取决于其诗性、修辞性和可接受性,但同时又帮助法律克服模糊/局限性,并在修辞预设的前提下,实现法律的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因为在本质上,人类生活在一个时空无限敞开的世界,法律必须能动于这种时空开放性。修辞就是人类应对交往行为无限敞开的方式,也是应对法律之逻辑理性有限的工具。法律的模糊性需要明确性修辞,法律的局限性需要包容性修辞。修辞既使法律开放,也预设法律的界限,因此它在开放时空中助益于法律的完善。同理,制度修辞既是法律开放的技术,也是法律臻于完善的条件。制度修辞的设定,有如哲学家所谓上帝悬设,为法律的不断认知和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59.
从语言学角度再审谐音广告的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剖析国内自90年代以来流行一时,近来仍不时出现在一些大众传媒及街边小巷的谐音广告的语言学根基出发,结合其社会功用和影响,对在它的去与留的问题上一直以来的争议,提出合理的看法和建议。作者认为,认识其内在的语言学根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其本质特点和规律,对尚存的争议就能有更完美的解决。  相似文献   
860.
刘立霞  张晶 《时代法学》2009,7(4):15-24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是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重要表征,也是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本身、法官认定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心证以及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与人身危险性的相关度等方面存在着模糊性,因此,有必要运用模糊理论综合评价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以期准确认定未成年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