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2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篇
法律   829篇
中国共产党   2391篇
中国政治   3470篇
政治理论   328篇
综合类   5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第一次巨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21—1949);第二次巨变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949—1978);第三次巨变是从原来的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的这三次巨变各自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中国社会的这三次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和重大创新,是中国社会的三次大进步,是中国人民解放程度的三次大提高。  相似文献   
982.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30):64-64
1928年4月,朱德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即通常所说的“中央苏区”。中央红军(即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蒋介石的四次“围剿”,红军力量得到不断壮大,发展到了30万人。但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采取冒险主义,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惨遭失败,不得不在l934年10月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983.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有林地45.6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7.37亿亩。新中国成立后,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四次变动:一是土改时期的分山到户,二是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三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统一经营,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  相似文献   
984.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应有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内容,但苏俄后来对此予以否认。苏俄在归还中东铁路问题上前后所持态度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动因是由这一时期苏俄对华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具体实践所决定的。其一,苏俄政府关于中东铁路的政策实际上始终未变,即不同意无条件归还中东铁路。其二,《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关于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规定,是苏维埃政府两重性外交的结果。其三,苏俄政府宣布无偿归还中东铁路,是出于获得中国在外交上承认的需要。总之,决定苏俄对华政策的主导因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现实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85.
中国共产党建党到今天,在历史紧要关头,每一次大转变最先选择的都是农村,其农村观大抵有三次重大转变,分别是:第一次重大转变:农村从革命的外围阵地、后继者向革命的中心舞台转变、先行者,践行新民主主义观,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解放之梦;第二次重大转变:农村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向改革的先行者转变,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道路,践行实践标准的真理观,实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全体人民实现温饱之梦;第三次重大转变:农村从城市的支撑保障者向协同发展者转变,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走从碎片式改革转向全面深化改革之路,践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实现建成全面小康之梦。第一次转变主要是一次伟大政治变革,第二次转变则是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而第三次转变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变革。前两次转变带来的历史转折经历艰难困苦,坎坷曲折,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玉汝于成。第三次转变带来的转折的大幕虽刚拉起,但已铿锵前行。每一次转变都成了中国梦实现路途中的一次关键转折,前两次转变各开创了一个极富传奇而伟大的时代,第三次转变的集结号已吹响,航船正开始起航,正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个维度推进中国梦不断前行和加速落点。  相似文献   
986.
《中国监察》2011,(6):25-25
本刊讯3月2日,禁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充分认识禁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重要意义,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87.
热点聚焦     
《江淮法治》2011,(14):4
热词郭美美6月下旬以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引起轩然大波,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  相似文献   
988.
2011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云南海埂会堂胜利闭幕。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一次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大会,一次凝聚人心、与时俱进的大会。  相似文献   
989.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此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却历尽波折。国际代表马林和张国焘对合作的具体形式就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本文将就此争论的经过、内容及原因作些浅层的探讨。   [1]西湖会议期间,马林与张国焘发生首次争论。   1922年 8月 29— 30日,中共中央西湖特别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陈独秀、李大钊、马林、蔡和森、张国焘、张太雷和高君宇 7人,这次为时两天的会议,专门讨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对这一问题,马林是有顾虑的。在 1922年 4月,他曾同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  相似文献   
990.
崇明是祖国的第三大岛,是上海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根据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总体目标,县委提出了实施"三岛联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民生三管齐下"的发展战略和"两轮驱动、两手抓、两促进"的发展策略。本届以来,崇明县人大常委会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为推动崇明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谱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