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0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5篇
法律   535篇
中国共产党   152篇
中国政治   330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1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剌森 《法学论坛》2016,(3):152-160
在反垄断执行同时存在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两种执行系统的情况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公共执行的最终意见能否在私人诉讼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证明效力.美国与欧盟都先后建立了约束力规则或初步证据规则,其主要目标一方面在于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另一方面在于维持公私执行的一致性同时节省执行成本.但是对约束力规则或初步证据规则的质疑也同时存在,尤其是在司法独立以及被告的程序性权利保障等方面.通过讨论欧盟的公共执行意见在其后的民事反垄断诉讼中的证明效力规则,可为我国统合公私执行,保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在尼泊尔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中,原尼泊尔第一大党尼联共(毛)遭遇惨败,沦为第三大党,尼泊尔大会党成为第一大党。尼联共(毛)的败选是由其执政业绩乏善可陈、领导层权力腐败盛行、党自身的分裂造成的。尼泊尔大会党的胜选则与其自身优势、竞选纲领贴近民意、竞选策略得当等因素有关。尼泊尔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尼泊尔政治危机暂告结束。但是,第二届制宪议会能否如期完成既定任务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欧盟率先提出"关键使能技术"的概念,并制定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发展战略,而后者也成为"欧洲2020战略"与欧盟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内容。除顺应世界技术与产业发展潮流之外,欧盟重视关键使能技术还有其特殊而又深刻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考虑。整体上看,欧盟发展关键使能技术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技术研发与市场化应用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为跨越这一"死亡之谷",欧盟制定了包括技术研究、产品示范和制造活动三根支柱的战略框架,强调各项使能技术的联合应用,尤其注重采用新的政策手段大力支持技术成果的市场化。鉴于各成员国的国情不同,上述战略的具体落实也会呈现出路径上的国别差异,整体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4.
自2008年俄罗斯提出现代化战略,欧盟国家给予了积极回应,双方结成了多种形式的现代化伙伴关系。但欧盟国家在对待现代化伙伴关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要求,这与它们在经济上所具有的同质均匀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俄罗斯也积极促使出现这种状况。为了形成统一的对俄政策,欧盟需要有一个可依靠的外交支柱。很明显欧盟自身目前还不能保证这种统一,所以现代欧盟作为国际玩家的软弱性就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995.
经历了数百年的起伏与动荡,随着拉美各国政治纷乱的减少或缓解,拉美已逐渐摆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萧条颓势,整体经济态势呈现出大幅复苏。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持续而强劲的发展,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极大地发展了与拉美的经贸关系,跃升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拉间的政治关系也随之得到发展。中拉关系良好的进展,引起长期在拉美耕耘的欧盟和美国的高度关切和战略反应,因此,本文将在分别考察欧盟因素和美国因素的基础上,以综合和比较的方式分析欧盟、美国和中国3个经济主体与拉美的经贸关系。透过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双边贸易差、贸易国别集中度及贸易商品结构等4项宏观经贸数据来比较3组双边贸易,并透过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影响中拉双边贸易的因素。最后,介绍了欧盟和美国推进其与拉美的经贸关系时所采用的战略和策略,并对中国应当采取的行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贝淡宁 《南风窗》2014,(8):95-95
旨在提高选民能力的尚贤建议可以被注入选举体系之中,同时不至于破坏民主选举的基础。过去的伟大思想家从亚里士多德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即民主只有在小国才能运行良好。在地方层次上,人们对所选择的领袖的能力和品德有更多了解,地方议题相对直接也更容易理解。即便出现了错误,地方层次的代价也较小。  相似文献   
997.
《欧洲研究》2015,(3):154
<正>《欧洲法律评论》(Chinese Journal of EuropeanLaw,CJEL)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盟法研究室创办的一份研究欧洲法律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出版物,每年出版一卷。《欧洲法律评论》坚持学术为本,采用学术刊物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倡导严谨的学风,鼓励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致力于为国内外有志于欧洲法律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欧洲法律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  相似文献   
998.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盟经过不断地努力,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受到世界公认.全程监控制度、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制度、可追溯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等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欧盟的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借鉴欧盟的先进经验,完善监管体系,建立权威机构,快速追踪食品信息,全程控制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99.
一月·环球     
《侨园》2012,(10):6-7
温家宝首次在海外就钓鱼岛问题表态:铮铮铁骨毫不退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接见当地华人华侨时现场发表讲话,就钓鱼岛问题强调指出:中华民族铮铮铁骨,主权事务毫不退让。这也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海外就钓鱼岛问题阐述立场。温家宝说:"最近,日本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对欧公共外交分别从政治、经济和认知三个层面展开,短期目标是减少政治杂音对中欧关系的不利影响,中期目标是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深化中欧对话与合作机制,长期目标是促使欧方逐渐摒弃传统对华负面认知,接受并认可中国发展道路。然而,作为“崛起力量”的中国与自视为“规范性力量”的欧盟在政治文化上的不对称,以及期望“文明复兴”的中国与宣扬“普世价值”的欧盟在价值观方面的矛盾,导致欧洲对华认知与欧中交往日益加深不成正比,制约了中国对欧公共外交的效果。鉴此,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如何提升对欧公共外交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