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1680篇
中国共产党   448篇
中国政治   918篇
政治理论   385篇
综合类   7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衡量司法行为的标准,除了定性准确,处罚适当外,还包括程序合法。程序正义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权,限制参与诉讼的国家权力,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其实现的途径是实现起诉权与审判权的分立与制衡,实现辨护权与起诉权的直接制衡和辨护权对审判权的间接制衡。  相似文献   
272.
在现代化犯罪视野中审视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得知,在现代化初级阶段,由于面临现代化犯罪大潮的压力,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大体上首先是以犯罪控制为基本价值定位的。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一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动态比例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以这种历史考察为依据,对有学者以“底限正义”作为评判标准,得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扭由和变形的判断、“底限正义”具有元规则地位、一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必须遵照“底限正义”的“逻辑优先性”和“绝对要求性”进行等观点可以进行批驳.  相似文献   
273.
晏辉 《长白学刊》2007,(5):9-12
资本的运行逻辑使得生产与消费变成了与人的实际需要相脱离的社会现象,资本原本就是一个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设置和社会运动。这种设置和运动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解决"商品堆积"的根本道路在于扩大消费,因此,普遍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主义乃是市场社会的必然结果,致使一些消费越过了合理消费的边界而变成了奢侈、炫耀、浪费。确证消费合理性的基础在于消费的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而解决合理消费的根本途径则在于发掘人的精神潜质,强化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以及培养和提升人们对幸福的创造和体悟能力。  相似文献   
274.
差异公民资格与正义:艾利斯·马瑞恩·杨政治哲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哲学中,艾利斯·马瑞恩·杨以其"差异的公民资格"与"差异政治"而独具特色.从对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普遍公民资格的批判出发,她说明了自由主义普遍公民资格如何忽略或至少是回避了差异及差异群体的权利要求.她以差异的公民资格为切入点,揭示出女性主义政治哲学之差异正义的根本理论诉求,这不仅为女性等差异性群体争取自身权利指明了方向,也试图以另外一种新的视角,即公民资格的理论视角,冲击传统意义上普遍主义的正义理解.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差异的公民资格和差异平等的正义观照正越来越成为差异性群体争取自身权利的理论武器,而差异正义的独特理论诉求也正日益成为普遍正义的一种有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275.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英等西方国家产生以来,已形成了平衡、叙说和恢复正义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建立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应注意分清刑事和解与“私了”的本质,明确刑事和解适用范围,设立刑事和解调解委员会并健全国家刑事损害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76.
社群主义的正义与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是两种不同的正义。前者从整体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后者从个人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前者强调实现正义要以道德教育为途径,后者强调正义的实现要有制度做保障;前者的正义是从具体社群、社会和国家条件出发的正义,后者的正义是普适的正义。制度的正义固然重要,但必须以道德教育为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77.
实现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效率、公平和正义的关系.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大量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正义的欠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围绕社会正义实现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78.
社会正义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主要是作为改革这一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代价显现出来的。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是分配正义,是基本权利——义务或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而公平与效率问题则是社会正义中的一个特珠问题,公平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效率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7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充满活力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理想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洞察,既是对我国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0.
正义是法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对西方法哲学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包括价值正义和制度正义两部分,富有革命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促进法治国家建设有着现实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