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澳大利亚的两次军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武装力量以其精良的军事装备和设施、训练有素的人员而在亚太地区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澳现有海军13550人,预备役人员1803人;陆军23200人,预备役人员26850人;空军13250人,预备役人员2042人。冷战前,澳主要将防务战略建立在与英美两国的军事结盟基础上。二战前,澳在军事上曾长期依附于英国,两次世界大战中,澳都  相似文献   
182.
杨飞  杨剑 《世纪桥》2009,(20):8-13
阅兵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本国强盛武装力量的重要形式,它体现着该同的国威、军威。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便先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十三次国庆大阅兵,充分展示了我国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对弘扬我国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意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3.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日,届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这将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14次国庆阅兵。在此之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共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184.
浅议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的发展林凤独联体各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两年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日益意识到加强联合的必要。前不久(1994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12国国防部长理事会上通过了《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的构想》,这个文件充分说明独联体国家准备在军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5.
刘立振 《党史博览》2007,(10):51-53
周恩来亲自起草组建空降兵部队的决定 1949年8月1日,中央派刘亚楼等人赴莫斯科,与苏联有关方面商谈帮助我国建立空军的问题.刘亚楼于8月18日电报请示中央:"为了解放台湾,伞兵空降登陆比从海上登陆部队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军委组建伞兵部队.如果可以,则准备向苏联提出订购运输机和降落伞,并请其派顾问和教员."  相似文献   
186.
军队是国家权力的关键指标,也是绝大多数主权国家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在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世界上仍存在少数主动废除军队的国家。引人关注的是,这类案例大多集中在拉美地区。对于这些拉美国家为何废除军队,既有研究主要从小国视角和军政关系视角出发,认为国家规模与国家安全之关联性和去军事化改革是基本逻辑依据。然而对拉美具体案例而言,这些理论范式的解释性仍存在一定欠缺。考察哥斯达黎加和海地案例可知,组织间不信任与替代性武装力量强弱是拉美特定国家废除军队的基本政治逻辑;获得可信的武装力量支持是新政权得以巩固的必要条件。当新政府与既有军队之间出现组织间不信任时,新政府便倾向于谋求用其他武装力量来替代既有军队。同时,替代性武装力量的强弱影响着政府的替代决策。若不存在可信的替代性武装力量,或只存在弱替代性武装力量,那么废除军队并建立或扶植一些原先较弱的武装组织便成为拉美国家政府强化武装力量控制的常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