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9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09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最近,围绕着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博客要约收购"而引发的三一与徐工间的收购之争,成了网络与媒体的一个热门话题.不管向文波出于什么目的在他的私人博客中对眼看大功告成的徐工与凯雷之间的收购案"说三道四",显然,向文波在这里祭起了民族产业的大旗,以吸引人们对此事的关注.而从网民的反应和媒体的评论来看,也基本集中于徐工被外资收购后对中国装备工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72.
津巴布韦民族主义领导人西托莱撰写的《非洲民族主义》一书,是非洲人中最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主义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的重要著作。它重点阐述了战后非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原因、斗争目标和斗争方法,并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白人至上哲学”,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民族主义思想和主张,有其进步性和积极意义。西托莱的民族主义思想基本上是温和、偏右和亲西方的,是战后非洲民族主义温和派的代表,并在以后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  相似文献   
87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扩大,人员来往日益频繁,国外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进行渗透,企图借助宗教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的图谋;另一方面,世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正在蔓延,受此影响,国内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宗教意识普遍增强,要求突出本民族特点和宗教存在,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普遍的思想价值和行为取向,极少数宗教极端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纷纷在境外建立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各种组织,打着宗教的旗号,与境内三种势力遥相呼应,在国际交往的重大场合,借助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施压。我们同境外敌对势力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  相似文献   
874.
论俄中两国之间的人文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一年半到两年期间,俄罗斯和中国的学术界都在认真地讨论俄中两国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问题。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俄中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学者们和某些政治家都强调了其重要性,然而该问题并未得到广泛的共识。两国的大部分政府官员、政治家、大众传媒、实业界人士以及广大居民群众尚未走出以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阴影,也没有摆脱在对中俄关系、世界政治和区域政策理解中所存在的误区。这里指的是,在俄罗斯仍流传着“中国威胁论”、“黄祸论”,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沙俄侵略成性”,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则对中国采…  相似文献   
875.
《理论与当代》2004,(11):46-47
2004年9月21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9月18日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专题辩论会。会上樊纲、海闻、林毅夫、张维迎、易纲、周其仁等分别从他们的角度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他们总体认为,未来较长时间里,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奇迹”仍将继续上演,但也要注意面临的挑战和陷阱。  相似文献   
876.
王春霞 《理论月刊》2004,(10):57-59,64
清末十年是梁启超民族思想和民族认同意识快速发展时期:从传统的满汉不分,到建立以汉族为中心单一民族国家的矛盾,再到五族合一的“大民族主义”;其理论支撑,则有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西方的种族竞争说、民主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伯伦知理的国家学说。同时,梁启超的民族认同还与反对辛亥革命带有浓厚的种族色彩的“排满”口号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77.
俄罗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爆发的民族主义浪潮有其深刻的民族思想、社会背景、民族性格和社会基础。“莫斯科即第三罗马”观念、“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是其产生的思想渊源;解体造成的国力衰退和来自西方的压力是引爆的直接导火线;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两重性、矛盾性和非理性的特征是它的民族性格根源;“新俄罗斯人”、知识分子、军人和军工集团是它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78.
“夏夷之辨”是中国传统政治心理之一。这一观念对清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及革命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晚清市民社会的萌生及近代民族主义的启蒙,使“夏夷之辨”观念逐渐消释,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最终构建起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79.
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问题产生于近代 ,是民族危机和民族解放的产物。近代中国文论民族性的探索既有保守性 ,也有开放性 ,是民族性的发生和初步成长阶段。近代文论的民族性探索为倡导中西融合的文论发展模式 ,为建设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国际文论新格局提供了纵深的历史参照。我们认为 ,民族性不是排斥他者的“独我性” ,而应该定位于不同文论间的“中和”精神。  相似文献   
880.
全球化的发展,不但向我国的历史传统和固定特性的国家观念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我国的共同价值观的观念也提出了质疑.民族主义意识对于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的内容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我国在民族主义意识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主要来自三个不同的层面,从次国家的层面看我国目前受到了地方分裂主义意识的困扰,地方分裂主义意识的主要表现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从国家间的层面来看,我国民族主义意识的问题主要是国家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不是很明确,以至于很多在国际交往中的问题被打上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在超国家的层面上来看,我国的民族特性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