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290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留置权对于民用航空器在日常经营中经常发生的维修和停靠养护法律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我国1995年《民用航空法》并没有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我国《民用航空法》应该借鉴和参考民航业及民用航空法均较发达的美国相关立法与实践经验,在规定民用航空器优先权的同时规定民用航空器留置权,并对民用航空器留置权的主体、客体、相关程序以及优先权和留置权的关系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促进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62.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军队基于国防公共利益征用私人财产已出现一种不可回避的制度约束,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抢险救灾中的国防征用制度,对于维护抢险救灾动员秩序、增进抢险救灾动员效益、确保社会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以限定征用时节、把握征用相称性原则、建立正当征用程序、完善征用补偿制度为措施,构建国防征用权与私人财产权的平衡制度,确保抢险救灾中军队征用民用物资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63.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四)》(CCAR-201LR—R4)已经2010年11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64.
山西公安机关在民爆公共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民爆公共安全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打击涉爆违法犯罪、提高民爆公共安全管理硬件水平等对策。针对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民爆公共安全管理应从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民爆服务专业化、一体化、严格依法审批与热情服务结合、提高民爆公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坚持长期打击涉爆违法犯罪几方面来推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65.
叶笃正 《学习导报》2010,(14):57-57
辽宁沈阳,东北实验学校操场,当时的我,一名青年学生时常仰望天空——学校上空出现了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机正从学校附近的机场起飞迎敌。1951年,这一情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从此我迷上了飞机,暗暗立志,把学习飞机设计、  相似文献   
666.
于伟 《党政论坛》2013,(16):18-19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3年的“神舟五号”,再到今年发射的“神舟十号”,短短十四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速发展,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667.
星箭组合测试也只有在这空旷的戈壁,才能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秋高气爽。蜿蜒迤逦的黑河,好像从遥远的天幕流淌了下来,眼前湛蓝的天,在远方淡化成几乎和黑河一样的颜色。而两岸的胡杨,正处于由墨绿向金黄的色彩转换中。  相似文献   
668.
2007年12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天基地)开始筹建,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所辖十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成了航天基地的征地对象。  相似文献   
669.
刘昊阳 《政法学刊》2009,26(6):41-45
劫持民用航空器犯罪对航空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通常分为“逃亡型”和“政治斗争手段型”。我国早期的劫持民用航空犯罪基本属于“逃亡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政治斗争手段”成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应当从立法规制、措施调整以及完善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建构我国劫持民用航空器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670.
民用资源征用客体研究的核心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即"征谁的"和"征什么",前者明确征用范围,后者明确征用种类。民用资源征用客体的范围应排除军事机关的资源,国家机关的资源应区分征用情况对待,外国企业和外国人的资源属于资源征用范围。民用资源征用种类建议在立法上可以表述为五大类,个人劳务属于其中一类。此外,立法中应完善预期物资的征用和免除民用资源征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