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164篇
中国政治   425篇
政治理论   114篇
综合类   2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输出与回归:法学名词在中日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长期被遮蔽的历史目障可知,在19世纪60年代甚至更早的汉译西学作品当中,已经出现了包含有表述西方近代政法概念的不少重要的汉字组合。与当时其在中国并未受到应有重视的情形相反,它们对当时日本吸收西方的思想和知识,进而促使其法律由传统转向近代曾经发生过不可忽视的作用。20世纪最初的十余年间,随着中国立宪修律运动的开展,大批中国的留日学生又将这些语词带回中国,从而成为奠定中国近现代法言法语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42.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共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进入文化转向后,经过学者们反复地讨论,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43.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直接影响着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颜色词作为符号系统在越汉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对越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深入地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越、汉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944.
关于法律方法的探讨我们已持续了一个阶段。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建构一个法律方法论体系。这种研究带有明显的理论属性。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法律方法论是一种关于法学的“形而下”研究,但理论本身的抽象、概括性又使我们走向了(与法哲学比较)另一个层面的理论探索。按我们原初的设想,关于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探索,上可着天(与法哲学、伦理学相联),下可着地(与司法实践相关),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感觉到关于法律方法论体系的建构实际上仍然是沿着传统的法理学或法哲学的思路走的,只是研究的问题似乎聚焦到了司法过程。研究成果的叙说方式没有根本的改变———走的依然是抽象性的普适化路径。我们不是说这种研究没有意义,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关于理论体系的探讨是某一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如果我们的研究仅注意理论的完善就可能脱离法学的实用性品格。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法学的技术含量、经验品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我们知道,法治的哲学本质实际上是在经验范围内解决问题,用法律方式寻求社会秩序。然而人类的经验在理论研究中又表现为理性,表现为制度化、条文化和程序性的法律。这些抽象的法律与制度使我们能迅速地掌握被称为法律(形式化)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仅仅注意法律的形式性,就可能失去对法律“内容”的掌握。法律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整体,它也具有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只注意抽象的理论体系可能会掩盖丰富的内容。为进一步使法学走向“形而下”,我想我们的研究姿态除了坚持司法中心主义立场外,在研究的内容上,我们还必须把体现个案经验与个性的法律智慧纳入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原来探讨“法治与法律方法”的基础上,又共同组织了“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笔谈会,欢迎法律学人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45.
诡辩是一种曲解事实、违反逻辑的论证,运用仿拟修辞来破斥诡辩,既诙谐、幽默,又能达到克敌致胜的目的。要巧妙运用仿拟修辞技巧必须掌握该修辞技巧中的比仿式、喻仿式两种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46.
简论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属称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特定文化精神的载体,并随着社会演变而变迁。本文将从祈福与暴力、认可与排斥等层面,简单剖析汉语亲属称谓的潜在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47.
本文重点阐述了汉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指出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看待汉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要完全依赖汉语 ,也不要一味地排斥汉语。  相似文献   
948.
胡适、郭沫若、艾青等诗坛领袖人物 ,一方面对新诗创立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另一方面也由于矫枉过正 ,造成了新诗传统的负面影响与新诗意识的潜伏的危机。而历次新诗建设的误区 ,也在于对汉语诗歌自身特点的疏忽  相似文献   
949.
话语并非完全中性。在特定目标指引下,行为体利用相关话语既可以让他者在新环境下形成特定偏好,也可以改变他者既有偏好,甚至还可以在不改变他者偏好的情况下限制其偏好的实现程度。面对中美互动“接触”框架已消解但还未形成新互动框架的战略现实,美国正试图借用“中美战略竞争”话语抢先型塑有利于己的两国互动新架构。美国在“中美战略竞争”话语中投射了中国是“超越者”与“威胁者”两种形象。定性推理与基本数据分析表明,中美并未进入美国所宣称的“战略竞争”时期。美国提出“中美战略竞争”话语的本质是一种充满话语陷阱的战略修辞行为,目的是利用此种含有特定蕴涵的话语来软制衡中国,动员群众对自身内外政策的支持。中国不加审视地接受美国所提的“中美战略竞争”话语,不仅可能会给自身复兴过程带来道义成本,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外界制衡,恶化发展环境。中国应该从加强自身发展的话语权建设、切实践行“和平发展”外交话语、主动有为塑造中美关系等方面出发,积极回应美国所提的“中美战略竞争”话语。  相似文献   
950.
时达 《党建文汇》2005,(6):54-54
4月22日,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在创刊10周年大会上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这100个别字一是读音相近,二是字形相似,三是意义混淆,四是不明典故,五是无视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