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0篇
  免费   122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137篇
工人农民   408篇
世界政治   12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1篇
法律   31089篇
中国共产党   3128篇
中国政治   9680篇
政治理论   2001篇
综合类   7797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1658篇
  2014年   4140篇
  2013年   3798篇
  2012年   4242篇
  2011年   5054篇
  2010年   4372篇
  2009年   4619篇
  2008年   4510篇
  2007年   3603篇
  2006年   3135篇
  2005年   2629篇
  2004年   2222篇
  2003年   2028篇
  2002年   2044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268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公正司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必须着力解决妨害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强化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972.
循环经济法的法律性质论——兼与蔡守秋教授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法不是环境与资源法,从其建立的源动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先进的立法理念看,循环经济法与经济法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相契合,因而循环经济法属于经济法.另外,进一步从法律调控的手段、调控范围和调控内容三个层面分析,循环经济法属于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  相似文献   
973.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障碍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化是处置我国不良资产的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手段,然而目前我国还欠缺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法律平台,立法的滞后性已极大地阻滞了我国证券化的发展。因此,分析我国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并进行规则设计的探索具有巨大的务实性。  相似文献   
974.
目前,研究反恐法律对策,仍具有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指出了利用反恐国际公约和自卫权为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的传统应对方法后,分析了反恐国际公约制度,以及美国等国近阶段利用自卫权惩治恐怖主义行为的两次战争。最后提出了国际反恐模式,即应在安理会主导下,利用和完善反恐国际公约,采取国际合作方法,反对各国凭主观判断使用武力;同时,指出了国际社会制定有效措施消除贫困的重要性,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975.
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熟悉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能在民族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确立了法律知识与民族知识并举、改进讲授法和引进案例教学法并举、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76.
非法证据的取舍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争论的焦点。非法取得的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否采信,体现着国家在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两大价值上的取向。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预防违法、保障人权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完善该规则。  相似文献   
977.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新闻媒介的一项神圣使命。我国舆论监督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舆论监督的法规建设,加快媒介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及掌握舆论监督的艺术。  相似文献   
978.
实质法律推理是在推理大前提缺失的情形下所进行的一种法律推理,其首要任务就是寻找、确立这一缺失的大前提,而这必然离不开对案件涉及的各种利益进行分析考量、对各种价值进行取舍判断。因此,利益衡量是实质法律推理的灵魂。利益衡量只在民事、经济、行政等疑难案件中才可能存在,在刑事案件中不应有利益衡量存在的空间。司法者在进行利益衡量时,必须考虑立法的目的、原则和精神、公共政策、社会习惯、主流道德等非正式法律渊源因素。  相似文献   
97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必然归结为法治问题,或者与法治密不可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要依靠法律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依靠法律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践,依靠法律来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可通过构 筑民主与共和的法律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法律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法律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法律 机制、确保与重建社会信用的法律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法律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反 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法律机制、定纷止争、化解纠纷的法律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法律机制等来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0.
现代法治社会中警察职责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欣闻浙江绍兴、嘉兴两地公安系统先后取消“110非紧急求助”的承诺,将公安机关警力从繁重的“保姆式”社会服务中解脱出来,为警察职权重新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作出新举措。在片面强调警察服务职能的今天,此举颇有开先河之意义。在走向行政法治的进程中,警察职权过大、职责过重与警力不足、物质保障不到位形成突出矛盾。本文将从警察职责的发展轨迹入手,分析现行警察职责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法治社会中警察职责重构的思路。一、人民警察职责的发展历程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是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