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274篇
中国共产党   281篇
中国政治   967篇
政治理论   130篇
综合类   2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2014年5月2日~7月15日之间发生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中建南海上作业风波,是南海主权争议历史性的新发展。导致越南对中国合法作业的"981"钻井平台采取冲撞行动背后,是南海争议问题上已经显著化的大国战略竞争和小国利益博弈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两者相互影响,正在给南海局势和东亚安全秩序的未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对此案例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战略高度审视中国在南海的"维稳"和"维权"战略。  相似文献   
912.
卢黄熙 《岭南学刊》2015,(2):110-114
从战略高度强化海洋观念,必须树立和强化建设海洋强国观念,树立和强化海洋国土战略资源库的观念,树立和强化海上交通生命线的观念。现代海权的主题是争夺海洋权益,控制海洋就必须发展海军。加强海防建设,必须谋划好海防战略,而海防战略的关键是海军战略。  相似文献   
913.
海洋,生命的起源之地,财富的聚集之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然而,在海洋给予人类巨大回报的同时,人类却在以自己的行为无情地伤害着海洋。在这其中,除了人类对海洋无止尽的索取与掠夺式的开发之外,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诸多原因中,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是颇受人们重视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石油泄漏对海洋造成的损害是巨大而且难以消除的。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了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石油污染也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对于海洋生物来说,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受石油严重污染的海域还会导致个别生物种丰度和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群落的种类组成。可以说,海洋石油泄漏对环境与生态的损害是巨大的。因此,研究如何建立合理的机制,消除海洋石油泄漏带来的损害,进而消除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的发生,是杜绝海洋石油泄漏这一生态灾难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此而言,研究世界各国发生...  相似文献   
914.
市县     
《今日海南》2015,(3):7
<正>三亚探索海洋生态资源利用补偿机制今年三亚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将海岸线开发进行管理,将海岸线和山体生态体系的恢复和建设纳入工作重点。三亚市将继续实施"绿化宝岛"行动,推动"退果还林"工作,确保完成8000亩退果还林任务,并大力推广生态果林种植模式。积极推进海棠湾内河水系工程建设,加快安排开展全市各河流水系的治理。做好红树林生态恢复工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和三亚湾等海湾、海岸带保护,积极探索海洋生态  相似文献   
915.
2013年,浙江省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省"。课题组从用人单位人才开发和使用状况、高校人才培养和输送状况、青年自我职业评价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发现涉海单位当前似乎对人才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但事实上高低两端人才紧缺且引进难;1/5强的海洋产业从业青年离职倾向明显,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全省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在专业"高度"上仍相对滞后,相当部分涉海专业学生专业选择的内在动机不强,对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人才自我供给后劲不足。由此判断,在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强省的过程中,浙江省青年"海洋人才"短缺矛盾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916.
浙江海洋新兴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要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使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新世纪第一缕阳光首照地"闻名的温岭市,近年来又增添了一道新的亮丽风景:20台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2兆瓦风力发电机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在海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转动,场面蔚为壮  相似文献   
917.
针对我国在比较现代化研究中出现的否定中国海洋文化的论断,可以从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构成方面,从中华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获得海洋物质给养、与海洋民族的互动方面,从中华民族对依托海洋生活模式的尊重、认同与融通方面,从中华文化对海洋文化的好奇、探索、兼收并蓄方面,从海疆文化、海疆开拓与保卫等方面予以反驳,从而证明中华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因素,中华民族与海洋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8.
陈伟 《今日浙江》2010,(4):33-34
岛海相依的岱山是舟山第二大岛,全县406个大小岛屿犹如一串闪亮的宝石镶在东海碧波之中,水天相连,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作为海岛县,加快推进海岛工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19.
在人类社会进入以海洋命名的21世纪以后,浙江作为一个沿海省份,该怎样审视自身的资源禀赋,又该怎样张扬自身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920.
《外交评论》2015,(5):93-116
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海战与陆战的双重较量。为了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传统大陆权势斯巴达通过与波斯结盟、擢升天才将军莱山德,克服了主要战略困难,将雅典主导的海上消耗战推进为双方对峙浴血的海上歼灭战,并取得了决定性的海战胜利。其中,与波斯结盟堪称希腊世界的外交革命,擢升莱山德堪称斯巴达的城邦政治革命。但战争的胜利没有带来由斯巴达所主导的稳固的战后国际秩序,也没有带来希腊的解放与自由。这一事实体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悲剧性质,也启发了古典学与政治学学者的智识好奇。本文围绕海战、城邦与自由三个核心概念展开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依据古代文本考察战略背景、政策动因及其实施过程,依据国际政治学动力理论框架辨析斯巴达海洋战略的战略与外交含义并力图修订该框架,并进而探究进入海洋的斯巴达对希腊式的自由观念所产生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