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道家的老庄提出的混沌思维方式对于将混沌理论应用于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非规范性的,非线性发展的,道德的根本特征是混沌。研究道德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线性的、知识性的,而应该是一种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62.
科学理解作为与科学说明相伴生的科学认识活动,其本体论前提是混沌学说。通过对于作为"混沌"之外世界的哲学考察和科学考察,表明混沌一方面作为科学理解研究得以开始的前提,另一方面也与科学理解伴随始终,阐明了科学理解论得以成立的内在根基。混沌学说的发展历史、哲学意义的考察也表明了其与科学理解的深刻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3.
文章论述了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背景,分析了混沌现象与公共危机事件的理论,探讨了混沌理论视阈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出了从混沌理论透视公共危机决策困境的应对方案,说明了混沌思维的确立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基于混沌理论研究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64.
200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出现了所有政评家都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执政的国阵失去数十年以来一直保有的多数国会议席和五个州政权.本文运用混沌理论对此"不规则"现象进行解读,先后分析选前形势,印度人示威及其对其他族群选民的影响,网络传播与政治动员的关系等.本文认为,政治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也存在"混沌"或"不规则", "网络政治"特点,使当代政治的"不规则"日渐增多,传统定常的政治分析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司法鉴定工作的逐步深入,网上会检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会检方式,为会检案件开辟一条快速、迅捷、高效的绿色通道。对于网上会检中图像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图像置乱加密算法,首先以初始条件为密钥生成混沌序列,然后依据该序列随机修改图像中每一个象素点的RGB值,同时采用基于DES的双向异或置乱算法对图像进行置乱。软件模拟试验证明该算法实现简单,计算量小,对初始值敏感且满足网上会检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洪芸 《思想战线》2006,32(1):107-110
语言终究是人的行为体现,我们在研究语言时,要考虑人的概念系统形成是基于人是社会网络中成员这一因素。文化语言学派承认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是许多方面和因素互相作用与综合的结果。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应该结合系统特点即整体性、层次性和演变的非线性,从语言外部着手,利用混沌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7.
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经典的研究范畴中 ,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 ,也有人把它称为“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纽带”。为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切入点。但是 ,在实践中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好。从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策略等方面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68.
蝴蝶翅膀的舞动——行政决策思维中的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萌 《行政论坛》2004,(2):45-46,49
行政管理的发展需要行政决策新范式,混沌思维的引入则为这种决策新范式的产生与传统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在综述混沈、混沌思维的基础上,论述行政决策中导入混吨思维方式的必要性,进而阐述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为决策思维的举措.  相似文献   
69.
邬春立 《理论学刊》2005,8(6):116-119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进行阐释,中国现代性的后发性、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元浑整性与国人切身的现代性体验,是三个展开论述的很关键的切入点,而空间性则是最为根本的基点.由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及其思潮总体上的现代性混沌,方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0.
网络正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信息传递超时空等优势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作为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来服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