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172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法制博览》2010,(4):76-77
翻开卷帙浩繁的清官医案,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大都死在严寒的冬天,特别是过不了正月头。这一现象与北京严冬的气候条件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有关。  相似文献   
372.
曾国藩在写给他四弟的信中,提出了治家的“八字诀”,并且作为寿礼,写成字屏,赠送给了他的四弟夫妇。  相似文献   
373.
张宏  张晨怡 《法制博览》2008,(15):22-26
霍元甲(1868—1910)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曾经让俄国大力士贝洛尼加登报认错,灰溜溜地取消“世界第一大力士”的称号,也曾经让英国大力士奥匹音慑于其威名,临阵不战而逃,还曾经带领弟子击败过十多个日本武士和柔道高手,其事迹在天津至今被人们传为佳话。而当年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以及电视剧《霍元甲》的公映,更是在海内外掀起一股霍元甲热潮。  相似文献   
374.
清朝蒙垦     
清王朝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对蒙古各部运用武力与羁縻的恩威并用两手策略.征服了蒙古各部。在蒙古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受封爵位、划分盟旗、满蒙联姻、八旗兵制、笃信黄教、封禁旗界等一系列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件。20世纪初.清廷解除对蒙旗的禁令.大兴蒙垦.成为影响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375.
东北 《政府法制》2008,(4):37-37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在清朝的官场,钱是很神通广大的。清谚云:“捐官做,买马骑。”捐官(捐纳、捐班)即清政府公开推行的用钱买官制度。按照清朝的规定,除八旗户下人、汉人家奴、优伶等不得捐官外,其他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官当。“某大人以捐纳致通显。初捐佐杂,既而渐次捐升至道员,俄而得记名,俄而补缺,俄而升官,俄而捐花翎,俄而加头品顶戴,历任至封疆,无非借孔方之力为之。”清朝的吴趼人在《俏皮话》中揭露了捐官即买官的实质。在清朝,官职确实已成一种商品。  相似文献   
376.
闲读阎崇年先生的《清朝六十年》,其中有一句话印象特深,他说清朝灭大明,凭的仅是努尔哈赤老父亲遗留的13副铠甲与其所带的40来号人马。13副铠甲戳穿秦岭,戳穿昆仑,戳穿泰山,戳穿三山五岳而刃不卷,锋更利,其可讶也欤?而当时,大明莫说有四亿人口,四千万怕是绰绰有余的吧,努尔哈赤四十人,大明对付金清,百万比一,即使搞“人海战术”,也不在话下啊,再而言之,其时之金清,  相似文献   
377.
强盗知府     
何进 《江淮法治》2013,(2):37-37
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向安徽池州府委派了一个姓郭的知府,这个郭知府精明强干,能力出众,到任后不仅公务办理得清清楚楚,而且清理了不少历年遗留的积案。因此,上至巡抚、藩台,下至县令衙吏,都对郭知府敬爱有加。省府里的藩台大人同样也挺喜欢郭知府,只是有一件事让藩台大人对郭知府有些疑问,那就是郭知府上任后,  相似文献   
378.
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新旧法律丈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和碰撞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极具影响的改革,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也移植了西方的法律文化,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对当今法制建设和完善的启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让每个公民知法、懂法,成为创造法律的最直接主体;二是法制改革应该是对国内法的继承和对国外法的移植并重,坚持在移植中继承、在继承中改革的治法方略.  相似文献   
379.
张鸣 《政府法制》2014,(32):17-17
清朝的财政体系,大有问题,平时收入。主要是刚赋和盐税,课税的对象,主要是农夫。农夫靠天吃饭。一有灾害,财政收入就要打折扣。但是,严格以农立国的清朝,却基本上不收商税。个别地方的关税,比如北京崇文门和广州海关的收入,又属于内务府,支抵皇家开支。所以,这样的财政,额度不高.结余有限,小规模的战事可以应付,大一点的战事,就非得另想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开捐。  相似文献   
3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