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172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421.
赵晓华 《中国减灾》2014,(12):22-23
清朝时的救灾责任法律化,说明清代政府非常重视将救灾与吏治相结合,所谓“救灾贵在得其人”,《大清会典事例》等相应法规中的条规对于约束和惩治救灾官员违规行为、提高救灾效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借鉴清朝的经验教训,既要从法律上明确国家的救灾责任,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努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22.
官服的故事     
李鑫 《小康》2004,(6):71-72
服装,对原始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首要功能。但后 来,服装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衣冠服饰成了"昭 名分、辨等威"的一种工具。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不同场 合,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佩什么饰物都有严格的规 定,每个人都务必恪守本份,不得僭越。  相似文献   
423.
本文就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及其与我国清末礼法之争进行评析和比较,着重分析研究了其间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法典论争,简要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前后过程;二、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相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三、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专争的不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四、对两者问异同的思考,对两者之间何以存在异同的中日两国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4.
唐甄、戴震是清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唐甄对封建君主的抨击和民本思想,戴震的人性论思想和对理学家“理欲之辨”的批判,具有强烈地反封建专制、反理学禁锢的倾向,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25.
当今中国存在着大陆法、台湾法、香港普通法和澳门葡萄牙法四个独立的法律体系.传统中国、当代中国大陆以及香港的民事诉讼法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其中诉讼程序、律师 作用、证据制度以及强制执行情况都有很大的不同.植根于大中国法中的本质问题是,一旦有可能,就渴望寻求保持意见的一致,而不是通过独立的审判寻求事项的解决.  相似文献   
426.
指画     
指画又称指墨画,据传是清初康熙年间一个叫高其佩的人创立的,不但史有所载。且有作品存世,堪称画苑一奇葩。  相似文献   
427.
随着疆域的开拓,清朝统治阶层结合自身的民族特点与政治实践,在继承明朝礼部主管之朝贡体制之外,发展出另一种由理藩院主导,针对中亚地区各外藩的对外理藩法律制度体系,进而形成了由《大清会典》《理藩院则例》及《大清律例》等不同层次的法规范中相关条文建构起的对外理藩的法规范体系。清朝通过对外理藩制度,将中亚地区各外藩与传统朝贡国分开,使得清朝的对外法律秩序体系相较于明朝的朝贡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  相似文献   
428.
中国祭祀祖先山陵礼仪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祭,以后相沿成习,清朝也是如此。在清代,祭祀祖陵是宫廷的重要典礼之一,是清帝“用展孝思”思想的生动体现。本文通过对清朝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强盛与衰败。  相似文献   
429.
18世纪初,在中俄两国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开始培养自己的俄语人才,从俄罗斯文馆到京师同文馆再到京师大学堂译文馆,清代中国俄语教育在纽织形式、地域分布、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明晰的规划,培养出了一大批外交和翻译人才,并为我国现代俄语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0.
经济增长与投资有关,而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及其利用效率的提高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金融发展及其金融制度建设水平遥遥领先于中国,这是日中两国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长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而明治维新后日起的综合国力和发达的战争金融能力则是其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朝的金融支柱。发展国民经济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需要重视金融发展及金融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