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172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中国传统法律限制特定人群的诉讼资格,并以诉讼代理制度对之作相应补救。这是诉讼代理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清朝,这种代理老幼、生监、笃疾等诉讼的人通称为抱告。抱告一方面保全了官员、生监、妇女等人的身份或体面、维持社会风化,避免官员利用权势干预司法;另一方面为老幼、妇女和废疾当事人向官府提供了可能的替代受罚者。抱告制度的关注点在于限制当事人的诉讼资格,强化代诉人的法律责任,体现了传统王朝在司法审判方面维持统治秩序的意志贯彻,而对代理诉讼中其它复杂现象轻率简单处理。  相似文献   
532.
守住本分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挂在成都武侯祠内,是清朝末年四川官员赵藩撰写的。此联问世以来,既有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含英咀华,又有平民百姓淡然把玩。个中含义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533.
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鲜为人知的是,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对口支援新疆的财政制度就已诞生。为了加快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重新审视当年的一些做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34.
《共产党人》2006,(6):52-53
清朝末年,有一位安徽怀宁回族人士,名叫马吉符,字竹君,入藏10年,曾为保卫西藏、建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深得藏汉两族各方赞许。他在西藏期间所收存的文书,也成为后人研究近代西藏历史所必备的史料。马吉符博览群书,又刻苦自学,通晓英、日两种语言,立志向外交界发展,因此深受堂伯  相似文献   
535.
为能加强对乌蒙山地区的控制与开发,清王朝力求破除这一区域割据状态,武力消灭彝族土司土官势力,强化王朝政治已属必然。云贵总督鄂尔泰力推改土归流,其要旨在三省分治态势为稳前提下,对乌蒙山区彝族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结果,牢固王朝政治,武力割除这一区域割据势力、行政区域归属流官治理,从而为西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创造长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6.
王巨新  王欣 《理论学刊》2007,(6):101-103
清朝前期禁烟法令经历了由疏漏到严密的发展过程。雍正乾隆时期,禁烟法令比较简单,且未严格执行。嘉庆时期,清廷开始严厉禁烟。道光时期,清政府禁烟法律更为严密,罪行惩罚也愈加严厉。清朝禁烟法令的失效说明,有法可依固然重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37.
王巨新 《理论学刊》2023,(2):159-169
清朝前期的海难救助制度经历了从形成、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逐步构建起以外国遭风难民救助为中心,以遭风贡船给予优恤、外国遭风难民经清朝中转遣返、外国救助送回清朝遭风难民予以奖赏等制度为补充的救助制度体系。清廷针对不同国籍遭风难民的遣返途径多有不同,各省救助标准也有所差异,这是对历史传统、救助条件、方便遣返、返程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清廷对外国遭风难民“动支公项”进行救助,救助范围涵盖了人员、船只、货物,救助标准远优厚于对本国遭风难民的遣返原籍,反映和体现了统治者“怀柔远人”的天朝意识。清代前期东亚、东南亚地区各国海难互助,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内容的“海洋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