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四川人能吃辣、爱吃辣,须臾不离辣椒红油。清末民初邢锦生的《锦城竹枝词》有这么一首:“豆花凉粉妙调和,日日担从市上过。生小女儿偏嗜辣,红油满碗不嫌多。”  相似文献   
202.
马蕾 《传承》2009,(1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3.
清未,由沈家本主导制定的律法草案以及其中体现的现代法律精神与方法,启动了中国法律转型的进程,奠定了中华法系转型的基本框架与路径,是大陆和台湾法制现代化的理论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4.
马蕾 《传承》2009,(22):70-7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5.
清末民初,当账局、票号等传统银行因新式银行的竞争排挤及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衰败下来的时候,资力相对弱小的钱庄业却能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而继续发展,显示出不可小觑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值得现阶段的中小银行总结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6.
清末中央政府非常注重学堂德育教育,这可从管学大臣张百熙等所上《学务纲要》、清政府所颁布的大、中、小学堂章程等看出。清末之所以重视德育,与当政者有相当的关系,这其中被称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的张之洞是个关键人物。此外,日本也产生了相当影响,其表征为学制。在今天看来,不能因应形势,与时俱进,而是抱残守缺,顽固推行已经过时的旧式经史,从而导致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这是清末学校德育教育留给后人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07.
中国古代诉讼中对口供的重视导致了刑讯的长期存在。清末修律前后,刑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口供裁判主义并没有被证据裁判主义所取代,因而这一时期废止刑讯的条件尚未成熟。民初的立法正式确立了证据裁判主义,刑讯在立法上被废止,但由于传统司法习惯的影响及法制的不统一,刑讯名虽废而实犹存。  相似文献   
208.
孙勇 《各界》2010,(7):83-84
林白水自从27岁担任《杭州白话报》主笔以来的25年间,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十多种报刊,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曾五被查封,三入牢狱,最后因揭露军阀丑恶行径以身殉职。当时的新闻界对林白水评价很高:“无私无党,直言不讳者,  相似文献   
209.
中国的师范教育或学校组织产生于清末,且自西方舶来。青岛作为清末民初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其师范教育形成发展遵循了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青岛七区五市现有师范学校多与那时的师范教育一脉相承,因此,研究清末民初青岛地区的师范教育对了解和发展青岛地区的师范学校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10.
曹伊清 《北方法学》2010,4(1):125-135
房地产契证制度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房地产法律规范制度,至清末已发展得相当完善。房地产契证不仅记录房地产交易的具体内容,记载政府的法律规制情况和对房地产的实际管理状况,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在清末社会的动荡变革中,财产关系相对稳定,房地产交易能够正常进行,社会生活得以正常延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契证制度在保障交易安全、维护财产秩序方面的作用。通过颇具特色的清末南京地区房地产契证制度,研究清代房地产契证与房地产法律规制的实际作用,研究清末完善的契证制度在保护个人财产、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基层管理秩序、保护基层社会老百姓的生存权利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