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清王朝的覆灭和辛亥革命的爆发,留给后人最为重要的历史教训,应该是当事各方都以契约平等、宪政共和的理性态度和开放思维,积极主动地寻求化解社会冲突的妥协方案。只要有一方不肯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就可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2.
刘则永 《团结》2011,(5):48-51
接二连三的武装起义,此起彼伏的民众反抗,天文数字的赔款,让清政府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危机四伏的清王朝,不得不重启新政,准备立宪。但这并没有挽救满清的命运。新政中编练的新军成为了革命党的阵地:各省咨议局把立宪派集合了起来,但立宪进程的犹疑、反复,尤其是“皇族内阁”的成立,又把他们推向了革命派。满清的王座摇摇欲坠,只待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便坍塌崩溃了。  相似文献   
33.
徐博东 《台声》2011,(12):60-61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转而采取所谓“保全主义”政策,继续扶植清王朝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有形瓜分为无形瓜分。而清王朝则对帝国主义允许它继续充当走狗而感激涕零,声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  相似文献   
34.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中华大地上爆发的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推翻清王朝,建立了共和,为中国数千年封建制度划上了句号。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0月10日发起的武昌起义,不仅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也唤醒了民众,使长期积弱的同胞们意识到必须奋发图强,方能过人应过的生活,方能抗拒列强的并吞图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喊出了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至今仍然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35.
圆子 《民主与法制》2011,(27):71-71
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1840年的那一段屈辱已经满是尘埃。1793年,马嘎尔尼勋爵带领使团觐见中国皇帝乾隆,结果遭到一番冷嘲热讽,无功而返。然而,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清王朝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的武力所击败,鸦片战争的战败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而言都是极其关键的,它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36.
对于百年前那场波澜曲折的辛亥革命,史家已有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不过,其时清王朝的财政状况,以及其如何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以此为视角。寻找隐藏其中的历史密码。  相似文献   
37.
创新方法比创新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反思近现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错失崛起的良机,视外国先进技术为华而不实的奇技淫巧心态不仅说明了帝王政治已经丧失了自我更新和进步的可能性,事实上也折射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局限。虽然环境决定论和地理决定论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确很难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空  相似文献   
38.
侯宜杰 《中国人大》2010,(12):46-47
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均严厉禁止人民结党立会。清王朝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害怕汉人反抗,禁令尤严。1898年戊戌变法时维新志士发起成立了极少数团体,不久被慈禧太后严禁。  相似文献   
39.
欧阳胜 《法制博览》2008,(11):46-48
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励精图治,出现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40.
喻大华 《法制博览》2009,(21):36-37
国之鼹鼠,监守自盗 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道光二十三年,道光帝已62岁高龄。多年劳心操持,使他苍老得异常快,此时他疲惫至极,寝食难安。他大概知道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内忧外患使清政府岌岌可危。鸦片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沿海各地复归平静,但举目所及之处无一不是乱麻一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