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党的执政资源主要包括物质性资源,文化性资源和群众性资源三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从三个方面来拓展和优化党的执政资源,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2.
23.
24.
近来,一个概念愈来愈响亮,这个概念是“文化自觉”。此于知识界是高兴的事,因为这个很早就发自知识界的声音开始有了社会回应。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在进入经济全球化之后显示出蓬勃与雄劲的活力。尽管“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得很早,颇具远见。但对于贫困太久的中国来说,物质性的财富既是迫不及待的需求,又是挡不住的诱惑,故而长期以来“两个文明”一直处于“一手硬一手软”。于是,物质殷富与精神匮乏荒唐搭伴带来的种种问题日渐彰显。这便是提出“文化自觉”的深切现实背景,也是其意义重大之所在。  相似文献   
25.
石峰 《思想战线》2020,46(1):49
中国台湾学者林纬嫔宗教物质性研究的物质性视角, 以及日本学者大贯惠美子“零”能指理论的虚空性视角, 是反思物质性研究的依据。 利用这两种视角, 能更好地探究汉人社会民间宗教的全貌。 同样, 只有将物质性和虚空性同时作为观察的视角, 才能对社会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 在人类社会研究中, 虚空性的研究更应强化。  相似文献   
26.
渎职罪主体、行为、结果的司法认定方面仍存在较多疑难问题。认定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是否构成渎职罪主体,重点在于分析受委托的职权来源是否合法,委托的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完备。渎职罪中的徇私行为应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徇个人的私情、私利,具体包括贪图钱财色欲、袒护亲友、泄愤报复等。滥用职权违法办理户籍损失中不仅存在造成户籍制度混乱的非物质性损失,而且存在物质性损失,应当区分认定,一并作为渎职罪危害结果衡量渎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将具有关联关系的投资项目按照损益相抵的办法计算渎职罪重大损失数额。  相似文献   
27.
认识重心的迁移与当代哲学的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才 《长白学刊》2005,(1):46-50
哲学的发展轨迹是与由实践所决定的认识重心的迁移相适应的.近代以降,由于人凭借工业和科技的力量将自身真正从自然中提升出来,认识重点也随之发生了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由社会性向个体性、由必然性向偶然性、由科学性向价值性、由无限性向有限性、由物质性向精神性、由统一性向多样性的转换.在当代,这种认识重点的迁移仍在继续并在多方面获得展开.它规定了哲学的基本主题及其演进方向,也规定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28.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行政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对政府的行政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达到行政效率最大化。本文主要将行政资源分为财力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三类。通过分析这三类资源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低效率配置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行政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9.
作为在结构上体现出的重要性征,工艺民俗的非物质性包含着工艺行为、工艺知识和工艺观念3个重要层面.它们由特定的习俗需求所孕育,其表达融合于习俗生活的实践,其维续依存于习俗生活的流动.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一种表现出整体性研究取向,以手艺人行为、知识和观念为焦点内容,能在塑造和表达非物质性特征过程中呈现工艺生活面貌的描述性和解释性写作,手艺人民俗志应在工艺民俗研究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0.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德育、实践性活动中的隐性德育、校园环境中的隐性德育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