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失误频频:在疫情发生前漠视专家预警;对于疫情的预测,情报界集体失声;疾控中心自行研制的试剂盒出错;淡化疫情风险以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出台迟缓。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安全威胁的判断失误;独善其身的拦挡式抗疫策略难以奏效;经济与大选的考量束缚了特朗普政府的抗疫行动;白宫国安会内部应对卫生安全威胁的机制欠缺。  相似文献   
12.
伊朗作为中东大国,在该地区的能源、地缘、宗教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构成巨大挑战。当前,特朗普政府正以应对伊朗问题为核心推进其中东政策,并在美国综合国力相对下降的大环境下,寻求以较低成本继续维持其在中东的主导地位,通过调整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体系来应对伊朗崛起导致的地缘格局新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较为系统地阐述特朗普政府伊朗政策的宏观背景、战略目标、核心内容及实施效果,揭示其本质特征和优劣得失,勾勒当前美国中东政策的基本图景,并尝试对其未来走向进行展望,为中国与伊朗发展面向新时代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外交评论》2019,(2):59-86
特朗普政府将印太战略作为处理美国与亚洲关系核心原则的背景下,这一战略的多重内涵、实施限度与发展趋向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智库在美国政府外交决策中的重要影响,本文以美国主流智库发布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从地理概念到区域概念,再到政策和战略概念三个层次的演进,使"印太"成为美国地缘政治中的新话语范式。作为区域概念,"印太地区"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对地区地缘政治经济演进趋向的捕捉和判断。作为战略概念,"印太战略"是特朗普政府迎合地缘政治发展趋势对美国亚洲战略和对华战略的再调整和再规划。受制于国内可供动员的战略资源不足,以及地缘政治格局和伙伴国战略利益内在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印太战略的实施尚面临诸多局限。其中,印度作为战略核心伙伴国、东盟作为外部潜在支持力量以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与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合作与竞争,是影响该战略能否取得内部支持和外部认可并决定其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外交评论》2017,(4):135-156
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刺激了欧美民粹主义的兴起,而民粹主义领导人往往通过对外政策对其做出回应。贝卢斯科尼和特朗普同为商业大亨出身的民粹主义者,在外交决策上具有可比性。一方面,成功商人的经历使他们及其外交团队更具管理主义风格和交易倾向。另一方面,右翼民粹主义的偏好促使两人强调本国优先,回避多边合作,表现出疏远欧盟和亲近俄罗斯的倾向。在外交决策中,贝卢斯科尼和特朗普参与控制欲强但缺乏经验,强调小集团的忠诚团结。两人对决策环境的敏感度较低,倾向于我行我素,表现为私人外交和口无遮拦,符合民粹主义政治风格。相比之下,贝卢斯科尼更具关系导向,缺乏长期目标,受国内外政治制约更大;而特朗普更具问题导向,政策目标清晰,权力相对集中。贝卢斯科尼和特朗普给本国对外政策带来的变化主要在风格和倾向上,其政策主张仍在意大利和美国外交的传统之中。  相似文献   
15.
袁幽薇 《半月谈》2021,(2):86-87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月7日凌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确认拜登当选新一任总统。拜登上台,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遏华政策难言改变2017年初特朗普政府上台执政后,将中国定位为首位战略竞争对乎并进行全方位遏制打压,在贸易、高科技、人文交流等领域频频出手,导致两国关系在特朗普任内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6.
1月19日是特朗普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天,“他将从清晨工作到深夜,会打若干电话,还会召开若干会议”。一反常态的特朗普在任期的最后一天仿佛斗败的公鸡,留存骄傲但甚少发声。在特朗普担任总统的1460天里,他几乎时时刻刻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要么在白宫举行媒体记者发布会,要么在推特平台保持“一日十更”的高频率。然而,自国会大厦暴力“勤王”事件发生后,特朗普就罕见地进入了为期两周的静音状态。  相似文献   
17.
国际新闻     
刘杰 《党课》2020,(6):F0003-F0003
这是3月10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拍摄的即将降落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的飞机。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宣布,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蔓延,美国将于当地时间13日起暂停除英国外所有欧洲国家前往美国的旅行,为期30天。  相似文献   
18.
2017年4月26日至27日,由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推进地区安全秩序创新——特朗普时代亚洲的回应”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2021,35(3):81-9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奉行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这种大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在经济、政治与安全层面建立由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但是,21世纪以来,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美国外交实践中遭遇重大挫折。故此,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影响与制约美国外交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希望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进行局部调整:美国国内的自由派政治精英不断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进行反思;现实主义政治力量要求在对外战略中奉行战略审慎;以民粹主义为极端表现形式的民族主义希望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做出颠覆性调整。受自由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主义共同影响的美国对外大战略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正在从自由霸权向非自由霸权做出局部调整,战略克制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外战略的突出特点。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讲,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继续奉行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研究》2021,35(3):116-149
特朗普赢得2016年总统选举,曾引发美国对俄罗斯政策是否会出现剧烈变化的猜测。特朗普谋求与俄罗斯缓和关系,以扭转因乌克兰危机而深陷泥潭的美俄对抗。然而,特朗普的胜选及其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意图遭到美国建制派的猛烈抨击和抵制。美国对俄政策不仅是美国政策制定者与俄罗斯的互动,更是美国政策制定者内部激烈博弈的结果。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及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特朗普制定和实施对俄政策的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及反俄势力强有力的束缚和规制。事实证明,特朗普政府的对俄政策并未出现逆转,而是延续了奥巴马执政后期对俄罗斯的对抗、遏制和威慑,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级,导致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尽管如此,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俄罗斯的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