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试析科学发现观的三个解释纬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哲学经历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近代逻辑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和现代的自然与社会本体二元对立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发展,关于科学发现的本质的解释也经历了三个解释纬度。  相似文献   
122.
于衡 《法学论坛》2007,22(1):72-75
本文以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贝考克诉杰克逊案"为例,就有关侵权损害法律选择进行讨论,对最密切联系原则替代侵权行为地法这一过程背后的基本原因和这一过程中法律精神与法律形式、法律的确定性与准确性、建构理性主义与进化理性主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此说明在立法中绝对的确定性和一致性并不一定是理性在法律建构中的必然和最佳的选择,相反,在许多规范中保持一定的弹性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卢卡奇《理性的毁灭》中卢卡奇对理性毁灭的原因、结果与非理性主义的批判,着重思考了理性主体的含义,及其与现代文明异化的关系问题,并指出要合理解决二者的关系就要重建理性主体。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主体的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始终保持对现代文明的指导性,重建出一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性主体,即树立一种关于理性主义的辩证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4.
卡尔·莱曼德·波普是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在世界哲学史上影响深远。波普的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是西方正统观点转向非正统观点的里程碑。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强调理性先于经验,但理性又不一定正确,因此,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去理解理性。波普承认有一个像康德所说的前提性知识,但不同于康德的先验知识,他认为理性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而理性应该通过证伪来检验其正确与否。批判理性主义包括认识论方面和本体论方面。认识论体现为证伪主义,本体论体现在选择主义。一、波普的认识论思想波普的认识论思…  相似文献   
125.
纳普 《政府法制》2014,(23):50-51
没有人乐意把自己的价值过大地体现在金钱上,唯独有一件事例外——把肖像印在钞票上.因为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与铜臭为伍的骄傲美差。巴鲁赫·斯宾诺莎,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因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往24岁时被逐出了犹太教会堂,并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1673年有人向他提供海德堡大学的教职,不过被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就去世了。斯宾诺莎的著作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几何伦理学》。在伦理学上,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只要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他就是处于奴役状态。斯宾诺莎还主张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6.
本文从近代启蒙理性观与古典自然法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古典自然法的方法论模式,分析了古典自然法的数学模式、第一原理、论证逻辑及其潜在悖论,说明了古典自然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危机都根源于人类永恒的理性。本文同时探讨了理性在现时代的发展困境及其给自然法发展带来的两难,指出了消除“应当”与“存在”之间矛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7.
萧功秦 《传承》2012,(21):82-83
近年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矛盾,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国富民穷问题、社会不公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大众忧心焦虑感的不断增加。正是在这样的经济与社会矛盾深化的背景下,两种价值取向相反的激进主义思潮在社会上重新崛起,一种是"左"的激进思潮。它把改革开放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困境以及贫富分化与社会不公等消极现象,简单地解释为"资本主义复  相似文献   
128.
李建红 《传承》2011,(21):58-59
人本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在人本哲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人本主义的传统。现代西方人本主义通常指的是"主体哲学",既继承了以往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又抛弃了其理性主义传统,大力宣扬非理性主义。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表现出与以往人本主义不同的特征,对社会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在施特劳斯看来,现代西方虚无主义的出现与现代理性主义对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背离紧密相关。现代理性主义对古典政治哲学所主张的研究目的的弃置、现代理性主义对理性平等主义的过分强调及其所持的理性绝对主义倾向,都使现代西方虚无主义的生成成为可能。施特劳斯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并未摆脱现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思维,也忽略了其所主张的精英主义路径可能存在的困境及偏误。  相似文献   
130.
启蒙是什么     
李广良 《团结》2011,(4):22-25
当代中国的思想态势又一次引出了所谓"新启蒙"的问题。这至少已经是中国人第三次谈论"新启蒙"的话题了。"启蒙"的意思是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在这一本源的意义上,人类的历史就是持续不断的启蒙史,任何一个人类个体的成长史也是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