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迅速,但相关标准物质的短缺制约着其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案件检验。本文以我国首次出现的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4-氟苄基)吲唑-3-甲酰胺(ADB-FUBINACA)制毒案件为例,介绍在无法及时获得商业化标准物质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自主合成制备标准物质解决案件检验难题,建立该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的方法。方法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分析条件:色谱柱为Aglient 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00m×0.25mm×0.25μm);初始柱温60℃,按15℃/min升至300℃,保持15min;载气为氦,流速1.0mL/min,分流进样,进样量1.0μL,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80℃;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传输线温度280℃,质量扫描范围m/z 40~500amu,全扫描模式(SCAN)采集总离子流图,溶剂延迟3.0min。案件缴获的送检未知样品经甲醇提取,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以GC-MS分析;将所得主要质谱特征碎片峰(m/z)通过NIST质谱库、SWGDRUG质谱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初步确定待测目标物。采用有机合成技术制备ADB-FUBINACA标准物质,合成路线为:吲唑-3-甲酸甲酯与4-氟苄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4-氟苄基)-1H-吲唑-3-甲酸甲酯;取代产物在碱性条件下经水解反应得到有机酸1-(4-氟苄基)-1H-吲唑-3-甲酸;在催化剂作用下,有机酸与L-叔亮酰胺发生酰化反应,制得化合物ADB-FUBINACA。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核磁共振(NMR)等分析,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得以确证;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进行分析,对其归一化纯度进行测定。将案件未知样品和合成标准物质分别用甲醇提取,超声、离心后,再行上清液GC-MS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案件未知样品(RT=19.818min)的质谱特征碎片峰(m/z)信息为109.0(基峰)、253.1、338.1、309.1和145.0,经与合成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及质谱图检测比对,证实为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4-氟苄基)吲唑-3-甲酰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上述质谱特征碎片峰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推断,并对1H-NMR、13C-NMR和DEPT-135等一维核磁谱图的信号进行了归属分析。结论本文报道的新精神活性物质ADB-FUBINACA其GC-MS分析方法,可用于实际案件检验鉴定;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方法也可用于固体ADB-FUBINACA的定性分析。基于有机合成技术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制备与案件检验方法,可缓解有关标准物质短缺制约该类案件检验鉴定的现状。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HE染色与吡罗红-甲基绿特殊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辅助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在明确死亡时间的尸体解剖案例中分别取脑、脾脏、肌肉组织作为实验检材,离体放置,以2d为起始时间点,分别以2d、4d、6d、8d、10d、12d为时间点进行取材。将取得的组织块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及吡罗红-甲基绿特殊染色后放置于OLYMPUS BX61自动金相显微镜下利用IPP 5.0显微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其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光密度值。测量得到的各个时间点的光密度值用SPSS 13.0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脾脏、肌肉在2d、4d、6d三个时间点上光密度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内光密度值波动无规律性。脑组织的特殊染色的效果比脾脏、肌肉组织的效果要好。脑组织经特殊染色后其DNA光密度值/(RNA+底色光密度值)在2d、4d、6d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死后1周以内的尸体脾脏及胸大肌组织经HE染色与脑组织经吡罗红-甲基绿特殊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辅助推断死后经过时间,为晚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辅助证据。  相似文献   
63.
讨论了安非他命类兴奋剂亚甲基双氧甲基苯丙胺的FTIR、HPLC、UV定性分析方法,得出了亚甲基双氧甲基苯丙胺的FTIR、HPLC和UV的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究丹皮酚(Paeonol,Pae)防止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 pyridine, MPP+)损伤神经细胞的机制。方法 采用MPP+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采用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0.1~10 μmol/L Pae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凋亡;10 μmol/L Pae能够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MPP+引起的细胞内ROS的产生,降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论 Pae可防止MPP+损伤SH-SY5Y细胞,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SH-SY5Y细胞内ROS生成,增强SH-SY5Y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提高SH-SY5Y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连续给药6 d后,采用0.1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10 ml/kg)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禁水18 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迪娜口服液中、大剂量组ALT水平显著低于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剂量组 (P<0.01)。各组小鼠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和水肿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索排列较整齐。结论 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潘磊  郑柳  牛卉  赵晓冰  柳威  刘忠 《创造》2015,(4):967-970
细辛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等,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而微波辅助萃取法作为一项新型的提取技术,在细辛挥发油提取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细辛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色谱法为主,其它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文章在调研了1984年以来直至2014年间国内外有关细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细辛挥发油提取及甲基丁香酚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上述的归纳总结,理清了细辛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以期为今后细辛在该方面的研究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毒品案件样本进行N-甲基-3,4-亚甲二氧基卡西酮(bk-MDMA)确证检验.方法 采用阴离子检测、颜色反应、气质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毒品案件中白色晶体样本进行剖析确证.结果 快速筛查结果提示样本为具有亚甲二氧基结构的仲胺物质的盐酸盐,经GC/MS、NMR、FTIR检验,确证样本为bk-MDMA,系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maine,MDMA)的卡西酮类似物.结论 采用本文所用方法可以对毒品案件样本中N-甲基-3,4-亚甲二氧基卡西酮成分进行确证,该药具有滥用的可能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Li FR  Zhou YS  Zhu LH  Cui HG  Wang BJ  Ding M  Pang H 《法医学杂志》2012,28(2):112-4, 119
目的研究人类岩藻糖基转移酶5(fucosyltransferase 5,FUT5)的特异性分布及在精细胞的表达与定位。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的精液(分离精细胞并提取精细胞膜蛋白)、阴道拭子、唾液及静脉血,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FUT5在人类精细胞膜、精浆、阴道液、唾液及血清中的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UT5在精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免疫印迹方法结果显示FUT5在精细胞膜及血清中有较高表达,但在精浆、阴道液及唾液中未被检测到。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FUT5主要存在于精细胞头部。表明人类精细胞膜存在一定表达量的特异性FUT5,可采用抗原-抗体反应分离精液和阴道液混合斑中的精细胞。结论人类FUT5表现出分布特异性,可应用到法医学性犯罪案件中混合斑的鉴定。  相似文献   
69.
热点聚焦     
《江淮法治》2012,(6):4
焦点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和其他法  相似文献   
70.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39-641
目的建立小体积液相萃取-GC/MS法检验尿液中的MDPV分析方法。方法将添加MDPV标准品的尿液调p H值为9,采用小体积二氯甲烷进行提取,有机相直接进行GC/MS分析。结果 MDPV的线性范围为0.05μg/m L-0.20μg/m L(R2=0.9965),检出限为0.02μg/m L,提取回收率高于85%,精密度小于10%。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快速、经济,适用于吸毒检验工作中尿液中MDPV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