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01.
刘文颖 《人民论坛》2012,(17):216-217
在大理白族民俗旅游中,喜洲镇周城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和社区参与模式较为典型,但同时它也还存在诸如村民利益分配不公,精神参与与实体参与不同步,旅行社参与力度弱等问题,需要从探索白族民俗文化资源进行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等措施入手,提升大理白族民俗社区参与层次,从而实现该社区对旅游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02.
要让传统文化永远留在后代人鲜活的记忆里,首先要让它存活在我们的生活里.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根的有机体,而生活就是滋润它的源泉和母体.只有活在生活里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在社会急剧转型,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些历史的、传统的东西正面临着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似乎成了一个顾此失彼甚至互为代价的二难悼论.然而,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业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使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实现既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成功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03.
游云南大理。在观赏苍山洱海的旖旎风光时,还能品尝到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三道茶”。那是冬日的—个上午,当游客乘坐着客轮航行在耳海上,陶醉在“高原明珠”、“人间蓬莱”的仙境里时,最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优美的音乐中,伴随着白族姑娘的婀娜的舞姿,献给客人的礼物“三道茶”。  相似文献   
104.
"三元教"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湖南桑植白族地区的普化型民间宗教信仰,具有神祗、典籍、神职人员、朝科、仪轨、卦象与符号等较为完整的信仰体系."三元教"较多地受到道教、傩愿戏和白族本主信仰的影响,但又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本质上属于三元神而非傩神崇拜.  相似文献   
105.
元明时期,随着云南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与祖国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的不断加强,白族地区所有权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对这种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6.
《时代风采》2014,(22):23-23
何润生,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着简朴,言语中带着浓浓白族口音的中年男人,一名在公路养护一线上摸、爬、滚、打了整整20多年的“铺路石”。 暴雨、狂风、塌方、融冰、烈日当空、寒风凛冽,巡路、排险、清淤、补路、挖沟,样样一丝不苟……何润生凭着对养路事业高度的责任感,长年累月做着一件件外人看着又脏又累、平凡枯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7.
陈萍 《今日民族》2010,(3):53-55
居住在滇西北高原金沙江边的鹤庆白族,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还是创造美的天才,特别是鹤庆妇女更具创造美的天赋。笔者在鹤庆县调查白族服饰时,征集到鹤庆县甸南白族新娘服饰一套,非常别致,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08.
走进诺邓,追寻云南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的遗踪,体会融汇汉族中原文化和白族地方文化为一的人文遗存。2012年,大理州民委紧抓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机遇,结合云龙县诺邓镇诺邓古村的实际,先后投入100万元,整合资金136万元,按照白族古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对保存较好、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历史和人文价值的古建筑群进行抢修保护。  相似文献   
109.
王丽梅 《传承》2012,(10):64-65,71
"接祖经"是白族"接祖"时诵读的重要白文经卷。结合仪式习俗,分析"接祖经"所包含的孝、生与死、祖先崇拜的核心思想,并讨述其调试、道德规范教育、文化交往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搭建一座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干部与全国名村、强村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合作的桥梁,促成更多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全国强村、名村结成姊妹村,实现合作共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