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中日关系:相互依赖与博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互依赖理论和博弈论是第三次国际关系理论大论战中引人注目的理论。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中日关系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提出对日外交新思维,但作者认为,无论从相互依赖理论还是博弈论出发,中国都无法放弃对日外交的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3.
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特朗普政府在执政两年之内完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谈程序并签署了新版《美墨加协定》。这一重谈过程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减少贸易逆差、增加本土就业以及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经贸规则等核心诉求,展现了"本土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等理念。同时,重谈过程不但内蕴着特朗普政府回馈蓝领中下层选民这一关键群体以及商业利益的政治诉求,也展现了其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谈推进其他贸易安排重构的战略考量。在重谈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充分利用了美国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的优势,采取了双边谈判与极限施压等手段迫使对方作出让步。不可否认,《美墨加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目标,但新协定的达成也是美、墨、加三国在新的利益支点上达成的某种妥协。但由于美国国内府会对峙、党争极化等政治因素,《美墨加协定》的最终生效与落实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4.
和平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梳理了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的历史沿革和不同观点,论证了经济相互依赖既包含有促进和平的因素,也包含有诱发冲突的可能;指出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和平因素的发展,但具体分析经济相互依赖的性质、条件和其他因素,则会发现经济相互依赖远远不能成为国际和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35.
学术信息     
汪晓风在《国际论坛》2 0 0 2年第 2期发表的《从相互依赖到全球化———国际合作理论的发展》一文 ,从相互依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国际合作理论的发展 ,指出“全球化”这一概念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中被集中关注的程度 ,很容易令人联系到 70年代引起广泛讨论的另一个概念———“相互依赖”。尽管两者描述的现象都并非同时代的新鲜事物 ,但在各自的时代都受到了特别是国际政治理论学者的青睐。究其原因 ,既有国际政治现实深刻变化的因素 ,也有国际政治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而国际合作理论的研究从 70年代以来也不断拓…  相似文献   
36.
中美债务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两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各自的国际经济政策.中美债务关系反映了两国间一种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引起美国各界的密切关注,但由于持债规模太高,中国难以对美国发挥实质性影响.当前,美国加速调整全球战略,重点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力量投射.在此背景下,债务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军力威慑不足的担忧,并强化了美国在汇率、贸易等议题中对中国的施压倾向.  相似文献   
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对外开放,大量外资涌入我国,而其中日资对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增进了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一方面,利用日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外资对中国产业的控制力,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为了降低我国产业发展的风险,我国应注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增加支柱产业的中国投资比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金融环境,以促进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8.
国家安全:范畴与内涵——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时期,当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高级政治"地位还不可动摇的时候,罗伯特·基欧汉就已经在他于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经济的相互依赖给国家安全象征主义带来的挑战:"国家安全"概念的含糊性变得更加明显,因为各种各样往往是互不一致的卷入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①.  相似文献   
39.
漆海霞 《欧洲研究》2012,(5):61-78,2,3
为了研究中国与各大国外交关系的变化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国际格局、权力转移、核武器、经济相互依赖以及双边关系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1960年至2009年的数据,本文建立了回归模型,并通过了检验。统计显示,1960-1989年期间的中国与大国关系受到两国GDP差距、双边贸易、核武器、意识形态这四个因素的影响。1990-2000年期间的中国与大国关系受到两国GDP差距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不受双边贸易与核武器情况的影响。2001-2009年期间的中国与大国关系受到两国GDP差距和双边贸易的影响,而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未来几年,中国外交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4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全球经济失衡的不可持续性,并因此而力求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增长。中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事实上与美国的倡议高度契合。在中美双边战略共识的基础上,全球经济平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全球经济平衡增长会中断中美既有的经济相互依赖模式。未来的中美关系在经济、金融、贸易、汇率等领域面临着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