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1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73篇
各国政治   710篇
工人农民   1491篇
世界政治   14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66篇
法律   5570篇
中国共产党   4632篇
中国政治   7609篇
政治理论   2189篇
综合类   443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837篇
  2014年   2308篇
  2013年   2299篇
  2012年   2246篇
  2011年   2444篇
  2010年   2291篇
  2009年   2488篇
  2008年   2863篇
  2007年   2134篇
  2006年   1867篇
  2005年   1458篇
  2004年   1039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51.
文化在社会中产生,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社会产生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没有文化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从社会控制的形式来看,包括社会的政治控制、社会的思想控制、社会的舆论控制和社会的经济控制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文化现象的反映和表现。可以说社会治理或社会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文化治理和调控。  相似文献   
952.
本文从道义和权力转换的角度来分析医闹的成因、过程、实践和结果。"闹"作为一种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在中国社会频频上演。闹的实践遵循着一系列共享的社会文化规则。本文分析医闹中的潜规则,尤其是规则中道义和情感的因素。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在医疗实践和资源分配中占主导地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权威控制病人并从病人那里获取利益。然而医疗的商业化和医生的逐利行为破坏了医疗领域的道义经济,给了人们反抗的理由。闹成为病人反抗和维护权益的方式。相对弱势的病家利用自己受害者的位置和公众的支持积累道义资本,通过闹的方式暂时扭转与强势医生的权力关系。但是闹也被职业医闹绑架成为敲诈医院的工具,有时导致医疗暴力,让医生被打甚至被杀害,闹作为病家维权行为的正义性也受到质疑。这时医生变成了在危险面前无法保护自己的弱者。作为新的受害者,他们开始获得同情并积累起道义资本,最终让他们可以行动。他们上街抗议,在媒体上发表意见,推动政府打击医闹,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扭转医患间的权力关系。但是医患间的权力关系离不开公共权力的影响,政府对闹的容忍或打击直接影响到医患博弈的结果。本文对当前医疗纠纷分析中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的视角作出补充,通过分析医患间情感和道义的博弈,指出医患双方行动中的结构性困境,希望对未来纠纷的解决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53.
刘福元 《北方法学》2016,(4):94-111
在当前城管执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主体设置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却又复杂难解,且呈现出鲜明的多维样态:在横向维度上,主要表现为城管主体在地位上是与其他工作部门平行还是属于下设机构,在管理权和执法权的统合上是独立行使还是合署办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何与其他部门衔接乃至于协调配合;在纵向维度上,主要表现为城管主体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中是否应当设置以及如何设置,在市区街道中层级数量和执法权限等应当如何处理;而在内部设置上,主要表现为城管内部由哪些机构组成,某些机构的职能界限和特性,以及执法队伍的地位、性质和编制方面的问题。对照现有的大城管立法例,探寻组织合理化的部门、层级和内部设置,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管职能的必经环节。  相似文献   
954.
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与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这一讲,我们继续阐述宪法框架下的国家制度。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规定。选举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权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投票程序、代表的罢  相似文献   
955.
30多年的中央地方权力关系的调整改革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性放权,作为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特定产物,其将会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中被否定。制度化分权替代行政性放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走向制度化分权的改革进程中,要注重建立宏观层面和微观主体的沟通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在整个改革中的核心作用;赋予公众参与地方社会事务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将自下而上的监督同自上而下的监察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具有较高权威的中央地方权力分解、确认和裁判机构。  相似文献   
956.
人性与道德     
《学理论》2015,(25)
人性与道德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对其研究应立足于时代性和历史性。因此,本文尝试在人性和道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研究价值,并揭示出人性与道德是一种从属关系,道德从属于人性,人性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推动人性的提升并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57.
当前,我国新媒体领域相关人员在网络虚拟社会和社会公共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新生力量。本文分析了将新媒体领域相关人员纳入统战工作范畴的必要性,并以统战视角对该领域相关人员进行了科学细分,进而对该领域统战成员的范畴、内涵、称谓、方针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了统战部门在引导他们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介入角色,以便更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958.
李檬 《法制与社会》2012,(17):119-120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劳动关系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劳动关系的特征以及劳资纠纷的基本情况,引发和处置劳资矛盾纠纷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59.
一、基本做法第一,检察委员会提出了"三确定三细化"工作原则。三确定:即确定检察委员会召开时间为每月25日,遇有特殊情况顺延;确定讨论议题的送发时间,即在检察委员会召开五日前(每月20日前),由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将所要讨论的议题及相关材料从内网发给全  相似文献   
960.
谢长华 《法制与社会》2013,(21):112-113
本文基于只有监督,公正司法才可持续性和最大化的理念,探究舆情监督中司法独立问题,彰显舆情监督司法正能量,翼对司法公正的建设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