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00篇
世界政治   1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1688篇
中国共产党   3465篇
中国政治   3170篇
政治理论   834篇
综合类   125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1139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曾仕强在2004年2月2日的《经济观察报》上发表观点: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这三者的关键都是人,主张有人才有事,以理念来结合志同道舍的人,合理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凡事“依法办事”。实际上,中国的管理从来都是更多地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以事为中心。西方管理,首先把事情分门别类分析清楚,划分不同的部门职位,然后招聘合适的人员。  相似文献   
112.
齐耳短发,俊秀面庞,说起话来直来直去,干起工作风风火火。30年工作历程,从民办教师、乡镇领导,到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再到市纪委副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3.
巨龙般的青藏铁路在世界屋脊上蜿蜒起伏,这条幸福的天路连接着气势雄伟的高原和蓬勃发展的内陆。随着天路的全线贯通,巨大的人流、物流将如潮而至,随之,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治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铁路公安机关必须直面现实,应对挑战,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充分发挥铁路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青藏线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4.
当今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普遍认为有压力,有很大的压力.有关调查显示,在年轻人当中,66.5%的人觉得压力很大,41.1%的人认为自己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5.
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  相似文献   
116.
邵雍从三皇、五帝、三王、五伯的异化、异教、异劝、异率中论述其政治价值理想、为政治国的政治哲学原则、政治导向、政治措施,以及如何化民、教民、劝民、率民等,有一整体性政治设计.这种政治设计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经典文本的依据,才具其合理性、合法性和权威性.邵雍的天学与人学的圆融无碍,使其先天象数推步之学与后天理性命人文之学得以妙凝和合,为宋明理学开出线路,具有筚路蓝缕的历史价值.邵雍之所以如此,是与其思想世界的大气、价值理想的幽远、人文情怀的崇高、安身立命的关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7.
那是2004年的事情。 从县城拉教材回学校的路上,汽车在海拔4800米的红拉山上抛锚了。刚从悬崖边捡回一条小命,我和同事来不及埋怨,就发现眼前处境的严重性:车子的一个轮胎已经从轴里滚了出来,这个故障没有专门的工具是没法修好的。  相似文献   
118.
福州之恋     
随亲"归根" 福州有句民谚:"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这句民谚说明福州人眷恋故土热爱家乡的恋乡之情。  相似文献   
119.
丽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旅游文化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仍需坚持“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以特色为根、以文化为魂、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0.
《唐律疏议》中“故”有六种用法,其中两种表示犯罪的主观意图,即“故纵”之“故”与“故杀”之“故”。张斐《晋律注》释“其知而犯之谓之故”,后世律学注释奉为圭臬。从法典渊源与律文疏解来考察,“知而犯之”仅指《唐律疏议》中“故纵”之“故”。“故杀”之“故”应用其疏解“无事而杀”。“知而犯之”与“无事而杀”非指一事,不应混淆。唐律中“无事而杀,是名‘故杀”’延续了魏、晋律注“无变斩击”的注解模式并在唐律注解中将之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