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军 《瞭望》2008,(45)
我们了了一个心愿。从古到今,我们每一代镇江人,都有打捞《瘗鹤铭》的愿望。今天,我们终于这样去做了。 在长江林林总总的古代题刻中,《瘗鹤铭》书写了一则最为缠绵的故事,它的碑文足够凄美,不知何年它又坠入江水,人们一直想把它捞上来,其情缱绻竟有千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62.
尚志发 《奋斗》2006,(9):59-59
阿城亚沟石刻发现七十余年,一直没有被学界做充分研究。亚沟石刻被发现后,一直以来有两种假说:一为金太祖阿骨打及皇后像:二为女真王公墓标。而后者则为多人认可。近日读报。看到郭长海先生重新再提亚沟石刻人物男女主人为阿骨打及皇后。结论虽不新鲜,但是据报上说郭先生是根据《大金得胜陀颂》碑文考证而得却是新鲜。郭先生据碑文中:“大定甲辰,驻跸上都,尽孝孙光昭之道.始也命新神御.以言穆穆之容。既又俾刻贞石,以赞晖晖之业。刻颂建宇,以彰圣绩,于义为允”断定:1184年,金世宗省亲上京,在此期间命人重新绘制了金太祖“御容”。并把新“御容”刻在石头上。而亚沟石质最好,所以“亚沟摩崖石刻应为金世宗命人重绘、雕刻的金太祖‘新御容’。”于是,报界发出惊诧:阿骨打俯瞰金都八百年!  相似文献   
63.
潞王陵拾趣     
杜彤华  孟军 《中州统战》2001,(11):38-38
位于新乡市北郊的潞王陵是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惟一的同母兄弟潞王朱翊的陵墓,东墓区埋葬的是潞王朱翊,西墓区埋葬的是潞王的次妃赵氏。两个并排的墓区以及神道上的石刻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的一切几乎全是用青石雕刻和垒砌的。这一件件独具匠心的石刻艺术品,是我国石刻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瑰宝和珍品。龙潞王陵的牌坊、望柱、栏杆、柱头、碑座上都雕刻有龙。龙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封建时代,龙就是君主的化身。古人云:“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说文》中这样描述:“龙,鳞虫之长,…  相似文献   
64.
黄燕 《求贤》2007,(6):25-25
广东肇庆市七星岩摩崖石刻集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与崖刻画于一炉,其中以诗词歌赋为最,故又有“千年诗廊”之美誉。我怀着爱诗、读诗的心境,寻梦走进“千年诗廊”。  相似文献   
65.
漫谈麒麟     
早在周朝时已有麒麟的传说,《礼记·礼远》中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从内涵看,传说中的麒麟,被先人赋予众多的优秀品质,说它性格温良,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  相似文献   
66.
石刻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传承书法,记录历史,熏陶情操,启迪人生.不同的人对石刻的认识和感受不同,不同的石刻对人的启迪和触动也不同.  相似文献   
67.
顾炳枢 《台声》2004,(10):80-81
人类原始的自然崇拜,孕育和催生了石刻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可是,面对今天现代文明的包围和快速侵蚀,众多石刻文化形式已日渐式微甚至很快消失了,惟独青藏高原藏传佛教的经石文化,长久地保持着千多年来的固有风貌,几乎没有一点点的改变,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8.
广西左江流域民间文献所见佛道及民间信仰表现为儒释道杂存,且兼融土地庙等民间神灵。其发展历程存在佛教、道教所代表的"道统"与官府所代表的"政统"二者之离散与融合。佛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受到官方的认可和推崇,确立其在地方社会的合法地位乃至权威,呈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二者的离散,使得其世俗化,并与当地民间信仰及民俗融合,演进为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69.
黄锋 《当代广西》2013,(4):58-58
最近,壮族土俗字习俗与甘桑石刻字符研究工作座谈会在百色平果县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等3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民间民俗专家与会,共同探究壮族大地上的文化宝藏奥秘。目前,百色学院与平果县人民政府已签订学术研究合作协议,进行甘桑古城文化研究、甘桑石刻文研究,探究“甘桑古文化遗址”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0.
陈洁 《北京观察》2013,(4):76-79
从汉画像中的宴饮,到民初北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宴饮,鲁迅据此观察和思考中国的社会现实,并在文章中以饮食和宴饮为喻,写下力作。1913年9月11日的北京,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收到了同事胡孟乐赠送的山东画像石刻拓本十枚。这一时期,鲁迅开始了对汉画像的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