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919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公司未经清算即解散的情形在实务中并不鲜见。由于公司解散后债权人利益的实现优于股东对剩余财产的分配,特别是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股东对公司清算通常持消极态度。对于清算义务人怠于履行清算义务的行为如何处理,由于理解和认识不一致,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不同做法。笔者认为,对清算义务人制度的适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清算义务人的主体范围,即哪些主体应当被列入清算义务人范围。二是清算义务人的义务包含哪些内容。三是清算义务人的民事责任,包括清算义务人的民事责任有几种类型,对于无法清算以及虚假清算如何认定等。  相似文献   
912.
在2011年10月全国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工作座谈会上,因办一案而获嘉奖的仅福州市中院闽发证券破产案件合议庭。该案一案牵出1500多案,所涉破产财产高达73亿元,100多位审判人员历时3年多,终于使普通债权清偿率达到63%,远超债权人的预期,当之无愧地成为券商破产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13.
相较于旧《破产法》,我国新《破产法》明确规定破产和解程序、重整程序及清算程序互为独立。从破产法的研究现状来看,多数学者着眼于单个程序的研究,很少有学者用全局的眼光来研究破产程序,探寻三大破产程序之间的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破产法三大程序是统一的整体,有效的程序转换机制能够大大降低破产当事人在程序选择上面临的风险,更好地发挥破产法的功能,更有力地维护破产债权人及债务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914.
公司非破产清算民事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冶钢 《河北法学》2005,23(11):103-106
公司非破产终止后,如何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确定公司债务承担的主体,又不违背有限责任原则,这是当前清算案件中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我国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对此规定得较抽象、欠完善,操作性不够,可诉性不强,确有必要统一新的判定基准。通过对理论与实务的简要分析,可以考虑确立强制清算制度、确立清算责任主体的法律概念、确立公司清算民事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这样,在公司法理论上,一定程度地削减了法律漏洞,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在实务效果上,既能增强义务人依法经营的责任意识,又能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能有效推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制建设,这种思维角度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15.
五四新村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及破产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潮激烈变动的时期,社会主义及其它各种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新村主义在中国知识界曾经盛极一时,产生了较大的历史影响,但是很快又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放弃,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图就其历史影响及破产原因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16.
在三鹿集团破产程序中,法院最终裁定结石患儿的赔偿率为零。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三鹿集团的破产并不是大规模侵权案件发生的终点,而是探索人身损害赔偿之债在企业破产法中的立法定位问题的起点。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因企业大规模侵权而导致破产的情形下,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之债的优先受偿问题,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7.
破产案件中容易出现突发性群体事件。破产企业的财产不能完全清偿债权人,一旦债权人的损失超过了其风险承担能力,造成债权人的强烈不满,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如破产企业职工的上访、小额债权人的围攻、侵权受害人的不满等。破产案件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对破产制度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918.
史春雷 《法制与社会》2010,(35):122-123
偿债能力分析在重整程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否客观、公正地反映债务人在破产清算情形下的偿债能力,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重组方的进入乃至重整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结合重整实务,本文试对偿债能力分析的方法、实施程序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19.
《司法业务文选》2011,(37):1+49
问:《破产法司法解释(一)》对企业破产法关于企业破产原因的规定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请问人民法院在审查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判断债务人是否存在破产原因有两个并列的标准:一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二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  相似文献   
920.
董红海 《律师世界》2002,(10):25-27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能否被除名,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相关著作也很少论述,但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有限责任公司。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个公司就有可能因某一个“离心股东”陷入困境甚至走向解散、破产等。这无疑对其他股东、公司、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大大增加了营运成本、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财富的浪费和积累缓慢。一、有限责任公司分类有限责任公司的诞生晚于股份有限公司,它具有股份有限公司所没有的一些优势,如股东人数少、股东间凝聚力强、设立简便、设立成本资金要求低、业务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