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068篇
中国共产党   210篇
中国政治   279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2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袁成本  姜东良 《法人》2007,(8):48-49
由于监管主体的模糊不清和制度设计的缺陷,一些处于破产与改制过程中的国企常常成为少数人吞噬国资的盛宴,淄博电器设备总厂的破产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本正在开发的"淄博首席别墅级景观名宅—"城市风景",位于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今年五十多岁的石广元,生活极其穷苦,几辈子也买不起这样的"高尚住宅",但他还是忍不住经常来看上一眼。眼看着5座大楼在一天天长高,他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  相似文献   
12.
柯浪 《法人》2007,(6):50-51
通运公司破产案无论在破产过程还足之后的破产清算,都充斥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其中有何奥妙? 2007年2月15日,瑞华投资控股公司(以下简称“瑞华投资”)收到一份令其惊愕的公函,这是一份来自其债务人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运公司”)的《通知》,《通知》  相似文献   
13.
闽发复活?     
柯浪 《法人》2007,(8):28-33
原本背负90亿元资金黑洞的闽发证券,其资产随着股市的回暖而水涨船高,是否依然坚持对其进行破产清算——这已不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07,(5):44-45
29.哪些情形下可解除或终止(专项)集体合同? 答: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解除: (1)用人单位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的破产实践是在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始的 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从1994年开始着手起草到2006年8月获得通过,先后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李军 《重庆工运》2006,(11):4-6
今天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好,各产业工会交流了本产业系统国企重组改制关闭破产和工会参与改革工作的情况,研究了贯彻市总55号文的相关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总体情况来看,是很好的,大家工作很努力,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张在范 《行政与法》2005,(5):102-104
为了保证破产程序的公正、高效进行,各国破产法无不明确规定破产管理人的积极资格与消极资格。我国现行破产法所采用的从政府官员中选任清算组的制度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而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国应大力提倡从专业人士中选任破产管理人,明定破产管理人的消极资格,肯定破产清算中介机构在破产管理中的主体资格,充分发挥其在破产清算事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35条对债务人破产宣告前实施的有损一般债权人利益的财产处分行为规定为无效,有违公平原则且不合时宜.有必要比较、借鉴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相关立法经验,修改我国破产法第35条之规定,实现从破产无效行为立法向可撤销行为立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姜桂金 《经济与法》2003,(12):49-50
破产抵销是各国破产法普遍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破产法采用了这一制度,然其规定过于简炼,对于破产抵销一些基本问题尚看不出持何种立场,而破产抵销限制等实体制度更是空白,导致法的周延性不足,模糊性大、确定性弱、操做性差,理论与实务颇多疑义,实有必要予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20.
谢俊林 《政法学刊》2002,19(5):74-76
企业破产,作为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董事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企业破产是由于董事违反法定董事义务所致,或者董事在破产程序存在违法操作,则董事有可能承担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通过对国内外破产立法的比较,对我国破产企业董事责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