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35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今日上海》2010,(1):11-11
西沙湿地风景宜人,地处崇明岛最西侧。4500多亩湿地,栖息着近百种鸟、70多种鱼;丛丛芦苇中,蜿蜒延伸着水木杉构建的栈道,长度恰巧2010米。  相似文献   
252.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是指国际范围内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所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规则争议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253.
重庆市碳排放量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1998~2008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重庆市1998~2008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分别分析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改进对重庆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不显著,能源效率改进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254.
255.
张楠 《理论月刊》2022,(9):71-78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措施和工具。我国正处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初期阶段,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究,梳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对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历程,从全球气候问题根源、碳交易机制总量核定、配额交易、核证减排四个角度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能够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56.
本文基于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城市蔓延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呈递减趋势,其对能源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在于汽车数量与能源开采增加,且能源开采效应大于汽车数量效应;城市蔓延与能源开采对碳排放的影响随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逐渐递减,而汽车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则逐渐增强;城市蔓延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结构效应并不显著,对碳排放强度效应与碳排放经济效应有正向影响,且在上中下游地区呈现不同效应。据此,应进一步提升土地空间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汽车及能源行业对高污染能源的使用,同时优化当前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实现一“源”两用或一“源”多用。  相似文献   
257.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已被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部分技术已处于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阶段。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政策、技术、需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瓶颈,如规划和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大规模应用尚未实现、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研发投入尚不充足等。  相似文献   
258.
《前进论坛》2021,(4):52-52
近年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和能源生产力持续提升,但由于产业结构偏重,致使能源消费总量大、消费结构不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没有摆脱高碳发展的方式。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大幅减少工业部门碳排放是关键。  相似文献   
259.
按地理地貌细分区域,选取绿色全要素投入和产出指标,对产出碳排放量测算,运用SBM模型和GML指数,对湖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再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选取技术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等指标对影响湖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要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双碳”目标下,湖北省年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时序看呈振荡波动变化状态,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差异特征显著,且机械化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核心要素决定着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综合核心要素及区域差异特征分析,建议提高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以要素减量增效为重点,降低农业碳排放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60.
胡晓红 《政法论丛》2023,(4):102-114
为落实《巴黎协定》的减缓气候变化要求,我国、美国、欧盟确立“双碳目标”,其中我国向全球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及欧美根据各自国情通过不同国内法治积极履行《巴黎协定》自主贡献义务,但欧美的部分碳减排国内法治可能符合该协定的规则,而可能与WTO规则不符,构成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因此,“协调推进国内治理与国际治理”是解决中美欧有关气候国内法治差异性的新范式,也是我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作出的智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