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294篇
中国共产党   499篇
中国政治   738篇
政治理论   301篇
综合类   4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1,(5):48-49
"主人"监督"公仆"理所当然当今中国的腐败现象已经和以往有所不同,贪官们更是随着社会转型与时俱进,贪污的规模、腐败的层次、采取的方法都有了不少创造性的发展。为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发布会上就强调,当前最大危险在于腐败,需要改革体制。温总理提出改革体制,道出解决该问题的核心要素。要真正的反腐,根本之  相似文献   
102.
李祖平 《前沿》2011,(9):182-185
执政文化问题是执政党普遍面临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理论意义是有利于创设和创新中国共产党执政学、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现实意义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执政的文化自觉、确立执政的核心价值、增强执政的基本能力、推进执政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视域下法治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既是社会发展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问题多发期.无疑,正是这种机遇和挑战的并存把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推向更为凸显的位置,其角色的定位、职能的革新、行为方式的规范以及执政理念的转变再次进入民众视野,成为热议话题.当代中国转型期呈现出的诸多社会问题恰似一个多棱体,折射出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然,内涵诠释、行政生态以及政府回应,是考量当代中国法治政府构建不可或缺的要件.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进程的加快,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当前农村青年的入党意愿不断增强,但在发展农村青年党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在把握好青年群体性特征、维护好农村青年入党热情的基础上,需要从四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青年入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的加快,统战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建、创意为重要抓手,来提高统战工作水平,让新时期统一战线得到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让统战工作这个重要法宝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完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党的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公信力建构的原有手段作用减弱,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党的公信力遭受冲击与当前的社会转型直接相关,经济市场化、社会开放化、文化世俗化,这使党的公信力建设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党要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提升公信力,就必须根据变化的环境,重新调整自己,在理论公信力和实践公信力建构方面均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7.
社会转型中,作为法律职业者之一的法官群体,如何去考量法治思维的因素倍加值得关注与重视,由于受限于现实司法体制、根植于传统司法文化、纠结于多种思维影响之间,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仍存诸多困境。立足于对所在区域法院展开一定实证调研和引入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建构我国法官法治思维养成的路径既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又有深远的指引意义。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思维训练、改进教育培训乃是三种路径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08.
社会转型与党内民主建设着力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转型,必然影响以党内民主建设为重点的执政党建设,能否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准确选择党内民主建设的着力点,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与经济社会转型目标的实现效度.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将党内民主建设的着力点聚焦于制度创新、党员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提升、组织结构优化以及组织肌体健康维护等重要方面,为促进政治发展、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9.
杜海波 《政策》2011,(10):61-63
任何时代的文艺,总是会打上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任何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作品,总是体现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处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在这个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转型的当口。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湖北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促进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全省文艺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0.
邓汉刚 《学习导报》2014,(12):20-20
从1994年中国实现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至今,短短2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个世纪互联网是专业人士的"阳春白雪",2000年后网络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继而星火燎原成为世界最大的舆论场。无论是言必及互联网思维的经济发展,还是通过互联网表达聚焦的社会转型,抑或是百家争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文化思想交流,都汇聚在这个世界上区域最广、人数最多、内容最复杂的网络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恰好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民众思想解放同步,是以中国网络在电子商务和信息传播之外,更承担了许多“社会公器”的作用。在网络中,党委政府和网民群众的关系也历经了不同阶段,初始期的民意汹涌借助网络让党委政府“被网络撞了一下腰”,并进而导致一定时期内官方对于网络管制多于建设,防范多于利用,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中国网络呈现出全新气象,党委政府和网民群众破除时间、空间、地位的隔离,围坐在网络这张虚拟的桌前开始“同谋善治”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