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9年2月1日,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J(?)hanna Sigureard(?)ttir)出任冰岛看守内阁总理。西于尔扎多蒂是社民党资深议员,曾当过空姐和工人,是全球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国家领导人。西氏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即使在多样性突出的北欧政界也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42.
瑞典社民党是瑞典福利国家制度的奠基者和建设者。在“民主、自由、平等、团结”的执政理念的指导下,社民党政府建立了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的机制,不仅促进了个人自身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43.
效率与公平是现代政党执政所追求的两大目标。但是,在现实政治中,又是一对难解的矛盾。政党执政的历史反复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天平一旦倾斜,无论向左还是向右,社会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成为现代政党执政必须面对的课题。一些政党执政过程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4.
《国际交流》2007,(4):32-33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由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政策顾问米歇尔·赛弗率领的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代表团一行5人于12月2-8日访华。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会见代表团,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同代表团举行工作会谈。  相似文献   
45.
《国际交流》2007,(2):15-17
5月14—15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德安全对话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以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科尔博为团长的德国社民党政治家代表团与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和欧盟安全政策比较及合作前景”。在研讨会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46.
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日本第93任首相,并于当天完成组阁。民主党携手社民党与国民新党共同组建的新内阁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政坛正式进入民主党执政时代,鸠山和他的内阁将踏上充满挑战的征程。  相似文献   
47.
基于自身的思想和政治传统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工会有着 14 0年的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也是社民党能够长期在德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但是 ,随着当今德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这种关系却面临着新的挑战。施罗德总理的社民党政府所颁布的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方案———《2 0 10规划》 ,引发了工会与社民党之间的尖锐矛盾 ,双方的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工会与社民党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福利社会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但目前的矛盾不会导致工会和社民党的彻底分裂。社民党和工会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否则 ,双方都将陷入困境 :社民党将丧失它的传统基础 ;工会的政治能力也会在企业管理和劳资谈判中受到限制。社民党应努力做到改革与维持传统价值的统一 ,以不失去工会这个传统伙伴 ;工会应就福利社会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或妥协建议。  相似文献   
48.
<正>瑞典社会民主党作为一个1932年上台、在20世纪里执政累计超过60年、党员人数曾达到百万之众的大党,其执政之道早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反复研究,答案众多。然而,从工业化带给瑞典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以为,一个新鲜的答案就是:瑞典社会民主党是适应瑞典社会新中间阶层的出现而出现,以成功再造瑞典中间阶层而兴盛,21世纪又伴随着瑞典新中间阶层的分化而失势。瑞典社会民主党这  相似文献   
49.
正导言有人认为,现代民主离开政党将无法想象;但也有人认为,党内民主同样不可想象。在学术文献和实际工作者中间都会发现此类观点。尽管有人主张党内民主一直是一种奢望,"寡头倾向"论经常假设党员的影响至少曾经在一些政党中较高,但是实际却降低了。这些观点不是政党实际情况的确切反映。党内民主既非普遍的长期性下降,也非不可避免地永久缺失,不同政党的党内民主情况不同。一些政党确实几近永久性寡头,一些政党的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50.
正欧洲社民党自我革新奋图强二战后,以福利主义思想为重要理论支撑的社民主义一度为欧洲民众所接受。正因为社民主义与福利社会模式的联姻,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社会伙伴关系"等较为合理的机制性安排,大大提升了欧洲国家的社会公平度。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肆意扩张、中东难民大量涌入欧洲的大背景下,欧洲社民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