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社会党的力量和影响一度全面受挫。1993年法国社会党下台,标志着社会党的影响跌至谷底。此后,社会党的影响力开始回升,并陆续在一些国家执政,以1998年德国社民党上台为标志达到高潮。当时社会党在欧洲14个国家执政,号称“粉红色的欧洲”。2000年以后又开始下滑,社会党在奥地利、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法国相继失去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2.
德国人对政治家们只有雷声不见雨点的改革呼号已经习以为常,然而,2003年年末“狼”终于来了,它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福利及税收改革。 执政党与在野党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的税收改革方案,在德国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据统计,有60%的德国人对此表示不满和失望,而各党领袖都对方案作出了有利于所在政党的解释,并宣称方案的通过是一个胜利。联邦总理、社民党主席施  相似文献   
73.
《理论与当代》2005,(1):47-48
青木在11月15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介绍德国执政党如何管党员:入党当官别想发大财社民党是德国最大的执政党,在联邦及下属各级政府中,有很多官员是社民党成员。不过,在德国,入党和当官就意味着发不了财。格哈德原是欧洲央行的部门主管,一个小时的工资就有100多欧元。可后来他决定辞职,投身社民党的工作,成功竞选上了吉夫霍恩市市长的职位,月工资只有3000多欧元。  相似文献   
74.
从党纲的八次修改看瑞典社民党的理论创新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典社民党自成立以后曾修改过八个党纲,对其理论和政策进行调整。每一次调整都反映了瑞典社民党对瑞典社会乃至资本主义和国际形势的认识,可以说也体现了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变化。这些调整也是瑞典社民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对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3,(10):48-52
在欧债危机肆虐的背景下,大多数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接连被民众用选票赶下台。令人瞩目的是,在2013年9月22日举行的德国第18届联邦议会选举中,中右政党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战胜中左政党社民党,继续保持联邦议院第一大党地位,默克尔三度连任总理。这表明,默克尔政府的内外政策符合民意,符合大多数民众的利益,默克尔本人的执政能力和执政业绩得到多数民众的  相似文献   
76.
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是世界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社会民主党,曾在瑞典政治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开创的“瑞典模式”不仅将瑞典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发达国家,而且成为备受西方其他社会民主党推崇和学习的榜样。然而,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并没能保证该党的连选连任,2006年9月瑞典社民党不幸败选下台。回顾和反思该党的发展和执政历程,对于新形势下提高中国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将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7.
2011年12月23日,克罗地亚议会以89票赞成、28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了以总理佐兰·米兰诺维奇(Zoran Milanovic)为首的中左联盟组成的新政府。以米兰诺维奇领导的社民党为首的反对党联盟获得大选胜利及其本人出任总理属意料之中,但克罗地亚目前存在诸多困难,政府任务艰巨,米兰诺维奇的前途与命运如何尚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78.
李俊 《国际资料信息》2013,(3):55-57,40
2012年12月2日,斯洛文尼亚举行了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上届政府总理博鲁特·帕霍尔(Borut Pahor)以67.37%的压倒性得票率战胜现任总统图尔克,当选新总统,于12月22日正式就职。帕霍尔表示将与现政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扩大本国在西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影响,强化同欧盟重要成员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①从议长、总理到总统  相似文献   
79.
2005年德国大选关键词:低经济增长、高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满悬念的2005年德国大选在9月18日进行了全民投票后,组阁形势仍未明朗,令人无法拨云见日. 红、黑两个大党社民党和联盟党各获34.3%、35.2%的得票率,其预计结盟的伙伴绿党和自民党分别获得8.1%和9.8%的得票率,另有8.7%的得票率为左派党所获得.如此,红-绿联盟及黑-黄联盟均未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组阁下届政府.德国媒体就此指出,尽管未来政局还不明确,两大政党也各不言败,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德国尚未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对于未来政府来说,这是再坏不过的征兆了."  相似文献   
80.
今年德国有7个联邦州已经或将要举行州议会选举.因此2011年在德国被称为超级选举年。在2月20日汉堡的州选中,基民盟的支持率由上届选举的42.6%骤降至21.9%,绿党获得了11.2%的选票,略有上升。社民党一改3年前的颓势,以48.3%的得票率在新一届议会中跃居绝对多数席位,由此成为该州惟一执政党。东部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在3月20日举行了州选,与上次选举相比,基民盟、左翼党和社民党得票率保持稳定,最大的变化是绿党和自民党的"一进一退"。绿党获得7.1%的选票,在13年之后重新进入州议会。相反,自民党的得票率下降至3.8%,不得不退出州议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