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黑土保护利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的千秋伟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22年6月24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把黑土视为“国宝”进行保护和利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举措。为发挥黑龙江独特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912.
张帅 《国际展望》2023,(1):116-135+157-158
粮食安全是联合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就重点关注的议题。联合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遵循粮食权、粮食主权和发展观等三大理念。其中粮食权突显了联合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国际法依据,强调粮食安全治理要保障“类安全”和维护“类生存”。粮食主权反映了联合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价值遵循,强调粮食安全治理要实现“去政治化”。发展观体现了联合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可持续导向,强调以发展为动能,构建更具韧性的粮食体系。上述理念相互依存,捍卫粮食主权是实现粮食权的基础、发展是确保粮食主权的前提、粮食权的维护需以发展为保障。但同时也应看到,联合国落实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理念仍面临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资源匮乏和强制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这需要联合国在全球治理框架下,构建综合治理机制,开展系统治理,加强对粮农事务的资金支持,提高融资能力,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以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的粮食安全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913.
王刚 《群众》2023,(4):38-3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调节市场、稳价保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压舱石”。新时代新征程,省粮食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主责主业不动摇,持续推进全国行业一流企业建设,坚决扛起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光荣职责,勇当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主力军。  相似文献   
914.
锐词     
《群众》2022,(10):72-72
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15.
受俄乌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负担加重,全球粮食体系转型挑战增加。中国是全球粮食体系中的受益者,也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世界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使得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引发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动。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负外部性随全球粮食体系韧性的弱化而日益严峻,影响了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在全球粮食危机加重、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忽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客观需求,打造基于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小圈子,强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此,中国既要增强自身粮食安全韧性,也要促进全球粮食安全体系去地缘化,以实际作为打破美西方国家的污名化。同时,中国还要以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粮食-气候-能源”安全的系统治理,防止关联危机的发生对粮食体系的破坏,助力全球发展倡议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实施。  相似文献   
916.
羊维达 《群众》2023,(6):8-9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参加十四届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盐城是农业大市,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40亿斤,约占全省1/5、全国1%,可满足全省一半人口粮食需求;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15.2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盐城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917.
<正>国际战略安全形势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动荡不定的时期。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博弈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势头受阻,甚至严重逆转。地区局势特别是欧洲再陷战乱,欧亚大陆危机四伏。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等交织叠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更显突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并围绕粮食安全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解决人民吃饭为核心,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严守耕地红线,重视节粮减损,强化种业科技。这些论述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紧密结合、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19.
黄文娟 《群众》2023,(5):43-44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为耕地保护指明了重点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江苏耕地数量首次实现了年度耕地总量净增加,约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2%,占全省的38.2%,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1年保持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753.8亿斤,占全国总量5.49%,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略有盈余”。  相似文献   
920.
俄乌冲突重创俄罗斯、乌克兰两国粮食生产、出口,削弱俄乌在全球粮食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冲突也导致化肥短缺和价格飙涨,引发全球粮食减产、价格突破历史高点、布局生变,致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同时,俄乌冲突叠加多种因素令全球粮食不安全形势长期化,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正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议题。脆弱国家粮价暴涨、政局动荡,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对比,加剧了两者之间现有的不平衡。各主要粮食生产国借助“粮食武器”扩大影响力,展开新一轮的战略博弈,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添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