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4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不必爱屋及乌──论《红楼梦》诗词的评价问题任蒙10年前,关于《红楼梦》诗词的艺术评价问题有过一场小小的争论,南北间都曾有报刊发过文章,观点迥异,令人莫衷一是。但我总感到那些文章大多局限在就诗论诗的思路中,把握上难免失之偏颇。应当充分看到,作为文学大师...  相似文献   
222.
正去景德镇和我在读史料时的印象不一样,清朝人写的笔记里说:如果在夜间看景德镇,遍地星罗棋布的窑火,与天上的星星相映成辉,令人动魂摄魄。景德镇的艳阳娇媚而灿烂,景德镇的夜色静谧而安详;她不再是天上群星辉映的街市,她不再是遍地窑火燃烧的奇观。自中国制瓷史上最后一位制瓷大师郭葆昌在此烧制"洪宪瓷"之后,景德镇的窑火最终烟消火散。  相似文献   
223.
本文试图以实践美学的情本体理论分析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的“情本体”精神。《红楼梦》明确地把“情”为人生的本体,并使之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既植根于现世、又具有超越性的精神。“情”在《红楼梦》里不仅是一种狭义的男女之间两心相悦之情爱,而且是一种广义上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热爱世界的“爱”,更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悟”,一种形而上之“体”,一种既入世又出世之“玄”,也是人生存于世的“本体”。这种本体之“情”,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源远流长,传承悠久。它与儒家的社会本体论、道家的自然本体论互为补充,同时也互相批评,构成中国传统人生本体论的立体交叉网络。情本体美学的理论表述可以明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唯情说”为代表,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为其人格象征,《红楼梦》则是其作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224.
作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鲜明的社会性、现实性、批判性时至今日仍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以书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等章回所描述的几桩糊涂官司为例,分析这些案件审理和判决过程中所呈现的"势力--人情--糊涂了(了结)"的规律,以期揭示当时社会的吏治黑暗与司法腐败,表达对当代社会廉政与司法公正的期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25.
笑人 《党史文汇》2005,(12):14-16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兴衰历史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展示出封建专制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毛泽东爱读<红楼梦>,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他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把这部书当作历史读的,一生无数次谈论<红楼梦>,且愈到晚年兴致愈浓.由于对<红楼梦>极爱极熟,因此毛泽东平时讲话作文,常常不经意地信手拈来,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226.
苑广阔 《检察风云》2010,(15):75-75
小说《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旧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又是古装影视剧中的经典之作,所以后人再翻拍这样的文学经典和影视经典,换了谁来拍,谁来演,都会引来争议。  相似文献   
227.
我想先说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关于书中的大观园的原型究竟指哪里,虽然从我个人角色看来无关紧要,但还是要提一提.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于书中描绘的大观园究竟以哪里为原型,注家蜂起.  相似文献   
228.
姚燮在当今的学术界、红学界鲜为人知,与其在学术界尤其是红学界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本文通过对姚燮署名"大某山民"的<红楼梦>的评点及其专著<读〈红楼梦〉纲领>的研究,指出姚燮研究<红楼梦>的杰出成就.姚燮的<读〈红楼梦〉纲领>是红学史上最早的研究专著,他是最早对曹雪芹作高度的评价的人,他又是较早提出<红楼梦>"总纲"这一命题的人,他的<红楼梦>评点对后来的红学研究者特别是对"索隐派"有重要影响,姚燮还是早期的<红楼梦>统计学家.  相似文献   
229.
同样的汉语称谓语,在<红楼梦>英译本与<京华烟云>中却受到了不同的处理,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同样的称谓语在两个文本中含义不同,而在于译者(作者)在个体前置意识的作用下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并对词语做出了不同的选取.林语堂先生的处理方式,即对一般指称语以解释的方式表达,而对直接称谓语则采取音译的方式,这更利于期待视野转变与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30.
陈建芬 《小康》2007,(2):40-42
他是胡耀邦的长子,别人对于他的印象,却是格外的“朴素、勤奋、厚道”。他既爱惜现世的民营企业,又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研究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