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1篇
  免费   99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088篇
中国共产党   380篇
中国政治   1065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6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中国妇运》2012,(Z1):37-38
1995年,以营口西市区法院率先成立"三八"合议庭为开端,我省基层法院开始在传统民事案件审判工作中探索成立专门审理妇女维权案件的妇女维权合议庭。省高院及时总结推广,促进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建设全面铺开。目前,辽宁省高级法院、14个市的中级法院和100个县(区)的基层法院普遍设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5年来共审  相似文献   
212.
左卫民 《证据科学》2016,(3):275-276
关于“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个题目,我的看法是:审判中心及其所可能引发的程序结构变迁为证据法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或者说新的推动力,但这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就审判中心主义即证据法发展的空间或推动力而言,我觉得我们还处于想象之中。现在我们对审判中心主义的基本意涵和实现路径还有争议,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围绕审判中心主义所进行的地方性试点改革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范就更是如此。甚至包括最早推进庭审实质化试点改革的成都中院,大家都还在继续探讨而根本没有对此作普遍推广。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司法改革研讨会,有领导明确表示:“怎么搞审判中心主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实际上各家都还有不同意见。至于怎么做,也是不成熟的。”既然在如何理解和推行审判中心主义这个逻辑前提上都有不同意见,很明显我们探讨证据法应如何发展的时机还不太成熟。所以,我认为这个题目至今仍处于发挥主观想象力这样一个阶段。就此而言,学术界和实务界仍然需要围绕何为审判中心主义,如何实现审判中心这一命题上进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以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厘清我国证据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13.
<正>一、浙江法院推进阳光司法的基本情况(一)严格落实审判公开原则,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范围1.加强立案公开工作。全省法院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立案接待大厅规范化建设活动,立案接待大厅的功能大大拓展。一是增加了公开窗口。除原有的立案、缴费、信访接待、导诉、判后答疑和人民调解等窗口外,很多法院新增案件进展查询、诉讼材料转递、约  相似文献   
214.
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际上称为"抗议之年"。在西亚北非,抗议活动转变为翻天覆地的政治海啸,其中突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四国的政府被推翻。昔日至高无上、执掌政权数十年的领导人,有的狼狈出逃、被缺席审判,有的被迫辞职、  相似文献   
215.
司法改革是一个历史跨度很长的老题目,也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新题目,还是一个风险度很高的难题目。最高法院制定并颁行的两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不同阶段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所进行的改革有89项之多。“一五”改革主要涉及审判方式、审判组织、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二五”改革主要涉及完善诉讼程序、完善执行程序等体制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216.
史智军 《法庭内外》2013,(12):37-38
近些年,我国法院系统招录了大批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在学历上的优势为审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亦不可否认的是,实践经验的缺乏也让他们面临着诸多考验,特别是对于这个群体中即将成为初任法官的年轻人而言,若想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职责,恐还需要经过三道关的考验。  相似文献   
217.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建立科学、统一的审判质量和效率评估体系。在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判案的前提下,确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完善评估机制。"2008年初,最高法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  相似文献   
218.
刘典 《现代领导》2014,(2):45-45
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出生,祖籍广东乳源,其父亲曾任清末广西提督。1920年,陈公博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广kil创办《群报》,任总编辑。翌年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923年陈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被开除党籍,同年2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5年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在此期间加入了国民党。北伐战争推进至长江一线之后,国民政府分裂成武汉和南京两个政府,陈公博选择支持汪精卫,1927年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相似文献   
219.
在宋代民间诉讼风潮以及法律庞杂化、理性化、近世化的时代变迁下,宋代士大夫形成了"争诵律令"的习法风尚;树立了"在在持平如衡,事事至公如鉴"的司法公正理念;践行了"田婚之讼,惟以干照为主"以及"金科玉条,凛不可越"的依法审断精神。实际上,即使在涉及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家产讼案中,情理亦难以颠覆法律。宋代士大夫群体的上述法律品格彰显了中国传统司法公正性、确定性的真实面相;昭示了法律随社会变动而变动的法律哲理,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司法的近世化转型,乃至匡谬学界所谓古代"伦理司法"旧说,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同时,对于当代转型时期"法治中国"的建设亦不乏历史的启迪与自信。  相似文献   
220.
网络舆情不必然具有负面性,舆情事件中"司法买单"、舆论与司法冲突和异化现象是舆情风险所在。舆情的形成与案件自身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网民道德良知论与司法法律价值论造就舆论与司法冲突。司法权威尚未形成加剧网民"信法不如信网"心态。面对舆情风险,法院应该针对案件,融理入判,提高裁判说服力,预防舆情发生;运用沟通机制,缓解司法与舆论冲突,减少风险冲击;稳步树立司法权威,提高抵御舆情风险能力;运用法律惩戒机制规制舆情中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