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227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自上海率先公布"国企改革20条"打响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后,各地陆续跟进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当前,正值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采访了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2.
133.
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际,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的思想探索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党在21世纪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根据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以及列宁和斯大林在实践中的思想总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来源.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终于在20世纪最后十年根据实践进行了理论创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命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又可以引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4.
依法治国与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本刊曾于1995年起开辟《中国法治之路》专栏,已发表过十多篇专文。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法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从本期起,本刊特辟《法治专论》专栏,举凡专论法治的论文均安排在这一专栏内刊出。欢迎作者来稿,一呈高见。读者诸君对办好本专栏有何意见和建议,亦请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35.
黄生鹏 《求实》2004,2(4):4-7
邓小平从 1980年论及“社会主义的本质” ,到 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概括 ,其中“社会主义”一词都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意义上使用的 ,都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功能角度思考、分析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 ,邓小平透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具有结构和功能的二重视角。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功能过程来建构和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方法论原则 ,以上诠释为解决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中的分歧和争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坚持按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一、政府与市场同时直接决定资源配置会导致政府权力与市场运作的冲突由市场通过竞争来决定资源配置,还是由政  相似文献   
138.
邹升平  魏晓文 《求实》2012,(2):74-77
中国共产党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存在本质差异,瑞典社会民主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瑞典社会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根本对立对两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选择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在经济制度上存在本质差异的重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9.
百家言     
《求是》2012,(11):63-64
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独特优势,突出表现在它具有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强大的制度供给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制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制度需  相似文献   
140.
《党的建设》2020,(4):40-41
1.为什么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决定》进一步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此,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