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82篇
中国政治   220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乡村建设的生态变迁使“美丽乡村”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本文试图从自然、社会、人文三个层面五个维度对“五美乡村”的内涵进行阐释:美在环境、美在生活、美在文化、美在布局、美在建设;并进一步对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的构建过程中,对“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从空间的拓展性、时间的延续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2.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等生态价值主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价值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表现。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自觉地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作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建设美丽地球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哲学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建设美丽地球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扩展版”。  相似文献   
33.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动力,需要我们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而实现永续发展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确保人类社会得以连绵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独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章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推动生态民主以及生态法治的建设,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面临诸多困难。要加快推进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绿色城镇化。三是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四是科学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五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6.
李博豪 《传承》2014,(5):103-105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形成了卓越的生态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文化。面对当今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梳理和解析古代的生态智慧,汲取其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将它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这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8.
美丽中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及共生共荣的状态。当前美丽中国的愿景与现实尚存在较大反差。要缩小反差,实现上述三种和谐,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与上述三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在人类行为中稳定地发挥作用的人格对人的行为模式则又起着基础性作用。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培育国民的和谐人格。和谐人格的构建要在提升价值理性,调节本我欲望;协调各种冲突,修炼坚强自我;增强伦理意识,壮大超我能量中实现。  相似文献   
39.
也许是我那原居束河松树村先祖的基因遗传之故,我对玉龙这片心灵圣地总是情有独钟。无数个漫漫春秋,这已然成为我躯之所附、魂之所依之地。作为一个采访写作人,工作让我行山走水、访村问寨,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情,让我心动。  相似文献   
40.
高校美丽校园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校园,不仅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应该着力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大学德育要不断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从推动科学认知、注重实践养成、强化工作部署等方面入手,助推高校美丽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