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侨园》2013,(1):8-9
2012年,被传为玛雅历法中"末日"的一年,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发生了多个重大事件的一年,同样全球华侨华人也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年终岁尾,本刊编辑部从一年来发生在华侨华人身边的事件中精选出十大新闻以飨读者。美国为《排华法案》向美华裔道歉No.1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议案,对美国历史上通过的一系列排华法案,包括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对美国华人的伤害表示歉意。相同议案2011年10月参议院已全票通过,至此,在《排华法案》步入130周年之后,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以立法形式向全体华人致歉。  相似文献   
82.
美国国会对环境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会作为美国进行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立法规范。国会通过进行环境立法,确立了美国环境治理的基本国策,制定了涵盖几乎所有环境和资源领域的环境规则体系。第二,利益平衡。美国国会在环境立法初期注重通过听证会的形式了解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状况,考虑不同行为体的关切和利益,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法律政策对各个地方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利益方面的得失展开评估。第三,监督制约。美国国会通过对行政部门的环境政策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保障环境法律的约束力并提高其实施的效果,也便于及时纠正总统和行政部门不恰当的环境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83.
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美国近两届政府的五届国会十年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从反对、质疑到关注、积极推动立法,已发生明显转变。但目前国会在气候立法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这与美国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美国国内情况和国会自身政治结构的特点密切相关。美国国会和各界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同时,国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法历程充满坎坷,也折射出国家在应对如气候变化这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时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84.
新的读脑术     
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进行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另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一人脑研究计划,美国国会批准2014财年为脑计划拨款1.1亿美元。  相似文献   
85.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一些国外势力出于各种目的考虑,长期策划将新疆地区从中国分离出去。这一企图无法实现后,它们又转向民主、人权领域,积极配合海外“东突”组织的渲染,不断指责中国政府在新疆地区实行“殖民”、“同化”政策,  相似文献   
86.
<正>进入2015年,恐怖主义活动更加猖獗,各类恐怖事件在欧洲和中东相继上演,"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组织的恐怖活动迅猛升级,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处决欧、美、日等国被俘人员。它们的活动升级,作为报复美欧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势力其行动更具流动性特点,已把袭击的战场扩展到美国的反恐盟友,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复仇烈火。日本人质被杀:安倍玩火遭报复2015年1月24日、30日,两名日本人质先后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杀害,这是继1月7日法国巴  相似文献   
87.
数字     
《创造》2009,(1):28-29
美国国会预算局发表报告预测,2009财政年度的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1.215亿美元,创下新的历史最高纪录,财政赤字占整体经济比例也将升至8%以上。  相似文献   
88.
冷战结束以来,在美国国会议员眼中,印度的国家形象经历了从极度被轻视甚至敌视等高度负面印象逐渐转变为美国的"全球战略伙伴"形象的巨大变迁。本文分析了美国国会议员印度观的变化以及隐藏其背后的深刻动因。  相似文献   
89.
仝中燕 《侨园》2013,(12):28-29
<正>美国债务危机一波三折,令人眼花缭乱。美国东部时间10月17日凌晨,美国两党有关上调债务上限和结束政府停摆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在最后时刻,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1:18压倒性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全面恢复联邦政府运作的议案。随后众议院以285:144也予以通过,让政府重新开门并提高债务上限,从而结束了为期两周多,在国会山上演的一出将美国推向债务违约边缘的惊悚戏剧,由此启动了两党化解预算闹剧的最后步骤。  相似文献   
90.
试论美台“自由贸易协定”的动因及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战略、安全、政治和经济诸方面的综合考虑,美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他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而台湾当局为了抗拒大陆在经济上的"磁吸效应",同时促进美台之间本已十分密切的经贸往来,向美购买对抗大陆的"经济保险",也开始积极推动与美国签署FTA.本文试图就美台双方推动签署FTA的政治、经济、安全动因加以分析,同时对美台FTA的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