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226篇
中国政治   315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当前"六稳"的首要工作和"六保"的首要任务,关系着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多个场合对当前就业形势做出了科学的研判,对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世情、国情和社情,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将就业上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高度,从世界、国家、社会和个人四个维度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也为我国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机统一。以社会工程的思维审视美好生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实践统一、反思性与重构性的价值统一、主体多层次与对象双维度的逻辑统一是这项社会工程的时代特点。社会工程的方法内置于美好生活工程的实践过程之中,这项社会工程的实现需要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劳动实践等各要素发挥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发展"内在的主体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好生活原则。立足生活世界,在创造理想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可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美好生活,这是创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规范。二是可行能力原则。立足人的能力的发展,在建构作为实质自由的"可行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消极自由意义的能力与积极自由意义的能力的统一,这是创新发展的人学条件和主体规正。三是可控过程原则。破除社会发展中自然历史过程与自主能动选择之间二元对立的发展路径,不断从合规律性走向合目的性,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必然走向自由,实现"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两种发展路径的统一,这是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践规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考究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规划未来美好生活蓝图。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视野中,美好生活思想包含五个维度的整体逻辑架构,即经济维度上在彻底扬弃异化劳动中摆脱人的物役状态,政治维度上保障公平正义捍卫人民的主体地位,社会维度上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达到人际和谐,文化维度上充分满足多元化个性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维度上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科学梳理和全面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美好生活思想,从中汲取理论资源和实践启发,可以更好地内化和外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方位需要愈发凸显出精神生活的重要地位。建设美好精神生活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内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同样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美好精神生活的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主流文化价值、输送强劲精神动力、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的重要时代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存在与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如:内容层次单一、功能发挥受制、教育方式生硬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深入探讨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现实掣肘,从创新教育内容、焕发功能优势、健全教育方式等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而促进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逻辑主导下,消费主义思潮迅速渗入青年的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伪仪式感”是当代部分青年在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对美好生活错位的理解和追求。其主要表现为以虚假伪饰呈现个性人设、以超前消费赋值精致品味、以意义消费伪装绚烂生活。这些表征源于消费主义视觉诱导下沉迷感官刺激,消费主义符号魅惑下迷失自我价值,消费主义算法推荐下固化行为惯习。对此,需要从戳破消费主义价值幻象、营造健康的媒介环境、注重精神滋养等维度出发,引导青年走出“伪仪式感”固化圈,在生活实践中创设富有生命意义的仪式感。  相似文献   
18.
美好生活是人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理想追求,而法治则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法治的平等原则确保人人拥有平等的人格、规定人人相同的地位以及赋予人人同样的法律机会,为人的尊严感的达致奠定基础.人民福祉是法治的根本目标,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确保不同群体之间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地域发展上的互补...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江西是革命老区、红土圣地,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从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侧重量的"有没有"增长,转向侧重质的"好不好".在新发展阶段,纪检监察工作同样面临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思考如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主题,更加注重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更加注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