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10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各国政治   861篇
工人农民   1395篇
世界政治   23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32篇
法律   12874篇
中国共产党   28846篇
中国政治   33277篇
政治理论   7232篇
综合类   12617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334篇
  2022年   929篇
  2021年   660篇
  2020年   953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710篇
  2016年   1094篇
  2015年   1779篇
  2014年   6625篇
  2013年   5908篇
  2012年   7463篇
  2011年   10017篇
  2010年   8870篇
  2009年   7866篇
  2008年   7640篇
  2007年   6863篇
  2006年   8515篇
  2005年   4421篇
  2004年   3240篇
  2003年   4961篇
  2002年   4453篇
  2001年   3468篇
  2000年   221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48年香港工商界的“反美扶日”运动,是当时全国性的“反美扶日”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行动起来抵制日货,到组织起来“反美扶日”两个发展阶段。由于香港政治经济地位的特殊性,致使香港与内地的“反美扶日”运动在参与主体、关注领域、领导力量、斗争目标和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同时,面对共同的“反美扶日”主题,香港工商界与内地青年学生的表现又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都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论伟大斗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动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革命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斗争"也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历史上的伟大民族无一例外都是在"伟大斗争"中炼成的。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斗争的风险越大。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打赢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  相似文献   
15.
16.
《当代贵州》2020,(17):76-77
"王书记,谢谢你帮我找到工作,现在我一个月包吃包住还能拿到4500元工资,改天一定来当面道谢。"3月28日,榕江县水尾乡水盆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金林接到村民王金银打来的电话。因疫情影响,王金银迟迟没能外出打工,心里很着急。王金林知道后,第一时间与榕江县派驻广东省东莞市榕江劳务服务站对接,将王金银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最终王金银被东莞本玲科技有限公司录用。  相似文献   
17.
18.
十八洞村以“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担当和作为,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正确道路,创造了这个千年苗寨发展史上的人间奇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模式,成为当代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村级样本”和告别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生动典型。十八洞村的脱贫模式和成功经验,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的必然结果,是当代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9.
学徒制是源于传统"师承收授"的技术传承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兴起的新型"技术"传承模式,是当代学历性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文章主要就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施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促进校馆/校企交流、盘活教育资源、加强校馆/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引导校馆/校企联合、改革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法学藏汉双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培养目标模糊、师资和教材的匮乏、实际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文章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法学藏汉双语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以具体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为切入点,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